首页>工作总结合同>应急工作总结

应急工作总结

时间:2022-07-11 09:20:06 工作总结合同 我要投稿

应急工作总结1


一、2018年度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2018年度,在XXX正确领导下,XXX为落实上级有关应急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持续完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指挥体系,有效提升了XXXX应急管理水平。现将2018年应急管理工作总结情况如下:

(一)积极组织监察员培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是XXX2018年度安全专项重点工作之一。今年XX积极组织辖区内应急监察员参加法律和业务复训,进一步提高了各级各类应急指挥人员、专业技术骨干、一线处置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为培养应急监察员队伍的后备力量,我局组织辖区内30余人参加北京、杭州应急监察员初始培训,为XXXX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人员基础支撑。

(二)开展海空跨界合作联动,提高应急指挥协作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华东地区涉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效率和民用航空安全保障能力,今年XX与XX、XX警务航空队开展海空跨界战略合作,于6月份在XX组织航空器事故海上搜救及调查联合演练,以贴近真实的场景模拟,结合海上救援和空中救援力量,实际检验了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应急响应沟通、落水人员搜救、获救人员转移、飞机黑匣子搜寻打捞四个科目,验证了民航航空器实施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畅通民航系统与海上搜救中心应急反应联系渠道,提高了民用航空器发生追回情况下的海上搜救及事故调查处置能力,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安全出行和航班安全提供海上应急救援保障。

(三)做好突发情况处置,实践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2018年度XXX多次受灾害天气影响,XX均在第一时间响应并进行合理处置。2018年初,受强冷空气影响,XXX区多地出现强降雪天气,对辖区XX安全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我局高度重视此次冬季暴雪恶劣天气的对民航安全运行的影响,持续关注辖区内天气变化情况,多渠道获取气象部门相关预警信息,及时向辖区民航各单位发布预警,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加强XXXX联系沟通。灾害天气来临前提前准备,组织各单位适时召开驻场单位运行保障协调会,分析形势、明确方案、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此次冬季暴雪天气对民航系统影响。今年夏季在防御“温比亚”“摩羯”“云雀”“安比”等台风的工作中,我局根据不同程度预警响应及时与XXX、XXX防汛办沟通,密切关注汛情和灾情,做好应急值守工作;及时发布相关预警信息,指导辖区内各机场实时发布航班延误信息,通过电报通知XXXX各XXX提前做好防汛防台准备,密切关注台风天气动向并及时作出调整保障民航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完成课题专项研究,实践应急管理新技术

为全面掌握XXXX的各类应急资源信息,推动辖区应急保障工作规范化,XXX于2016年启动了XX安全能力建设项目“XXX应急处置案例研究与能力提升”的研究工作并于2018年完成“XXXX”项目的结题。项目开展过程中,我局严格履行任务合同书要求,按计划有序组织项目实施,编制了《XX》和《XX表》,建立了可动态更新的民航应急资源管理分类目录体系;项目借鉴国内先进的应急资源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经验,根据华东地区特性,构建了XXX航应急资源信息平台演示系统,成为XXX行政执法机构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力工具,促进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跨平台的应急资源信息数据共享。进一步完善和强化XXX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信息平台功能。系统根据日常应急管理实际需求,实现与地方政府的应急资源信息共享通道,为XXX的应急资源管理留有宝贵经验,为民航各级行政执法机构提供先进经验。

(三)建立云视讯联系平台,完善现场指挥系统

为加强XXX联系沟通,提升协同处置能力,提高信息传递效率。XX全年致力于云视讯平台的建设,XX内各机场积极参与,目前为止XXX的XXX平台已完成建立,有利于我局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予以指导指挥。现场指挥系统的完善,补足了应急指挥系统的短板,切实提高XXX应对突发事件的协调指挥和现场处置能力。

二、2019年应急管理工作计划

(一)强化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增强实战能力

1、推动辖区各单位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及各专项预案的修编工作,督促、指导各单位基于华东地理、气候及行业特点,梳理潜在风险,着力强化专项预案、处置程序的制定。加强应急预案动态管理,强化应急预案约束效力。建立应急预案体系督导制度,对各单位应急预案管理和预案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将其作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评估的重要内容。推动各单位积极将民航应急预案纳入地方应急预案体系,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及救援机制与地方的衔接。

2、鼓励各单位结合应急预案组织更加贴近实战的综合性应急演练。组织开展各项演练活动,在演练中验证预案的可操作性,不断增强实战能力,对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整改。精心开展演练,确保应急演练实战到位。运用高新技术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水平,通过VR技术以场景再现的方式对于医疗应急救援、航空器安全运行模拟、机场突发火情等情况进行定期训练,提高各单位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开展XX安全能力建设项目的研究

我局于2019年开展基于XXX大数据的区域性突发事件智能协同处置研究,目的是基于XX应急指挥信息平台与应急资源平台,开展区域性突发事件智能协同处置研究。本项目试图在“XXX,全面梳理XXXXXX内外部关键应急信息,研究XXXX的应急基础信息多源融合技术标准,制定应急预案电子化表单智能推送技术方案,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与管理技术将应急决策者的经验、知识以及能力进行转换并固化为程序方案,实现应急指挥的制度化、标准化运行,切实解决区域间协同处置与决策问题。

本项目研究执行期为三年,总体目标为补充与完善华东地区航空公司关键应急信息与应急资源库,建立XXX多源应急基础信息交互与融合技术标准,以科学化、标准化的方式实现应急预案的数字化推送,打造区间性协同处置与智能决策支持的应急系统平台。

(三)完善华东民航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平台的建设

1、充分依托XXX现有应急指挥信息平台,疏理应急指挥平台视频传输系统体系,集成现有应急系统功能,进一步扩展对辖区机场视频监控信号的接入,其中包括虹桥全景系统、云视讯系统等,提高辖区内各单位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2、依托商用成熟云端视频传输技术,定期与部分机场进行视频互联,提高云视讯系统的实操性和可靠性。将云视讯系统纳入辖区内应急演练体系中,对于演练中的突发情况进行实时指导,提升我局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指挥能力。

(四)积极组织辖区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宣教活动

督促辖区各单位建立健全XXX应急工作培训制度,积极参加民航上级机关、专业院校、各航空公司等单位组织的各种应急救援培训,进一步提高各级各类应急指挥人员、专业技术骨干、一线处置人员的应急救援水平;积极组织开展民航应急管理工作经验交流,引导辖区重要生产保障单位将应急管理理念纳入企业安全管理文化,组织、指导各单位适时开展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知识的宣贯,切实促进华东民航应急能力和意识的提高及民航应急知识的普及。


应急工作总结2


2013年从化市气象局工作总结(摘要)

一、1~11月天气气候特点

1、平均气温偏低,气温变化幅度大;

年初出现异常低温天气过程,1月的平均气温创历史同期的最低记录,低温天数亦创下历史同期的最多记录;6月和8月气温较常年偏高,高温日数偏多。

2、总降雨量略偏多,但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1~11月,我市平均降雨量2002mm比历年同期(1916mm)略偏多;但降雨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其中4月偏少1成多、5月大部正常,局部严重偏多、6月偏少5成,7月偏少1成、8、9月分别偏多9成和4成。

降雨量总体为北部偏多,南部及西南偏少,且在降水集中期内(5月中旬和8月中旬)北部山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局部性洪涝灾害和山洪灾害;其中吕田新联自动站录得降雨量为全市最多2619mm,龙潭录得最少为1569mm。

3、开汛早,“龙舟水”属偏轻年景;强对流天气、热带气旋频繁影响我市,并给我市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013年强对流天气频繁,先后经历了4.2大风、冰雹天气、4.5局地强降水天气、4.25雷雨大风天气、5.15吕田、良口大暴雨、5.20强降水、5.25暴雨,以及8.16大暴雨等强对流天气过程,全年共出现8场暴雨。热带气旋“温比亚”、“苏力”、“飞燕”、“尤特”、“潭美”、“天兔”对我市影响大,尤其是台风“尤特”给北部山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气象业务和服务工作

1、严格管理,重视学习培训,地面测报、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等各项基础业务工作的整体水平稳步提高。

2、加强值守,严密监测,及时预警,主动服务——气象服务工作效益显著。

我局严格按照“一年四季不放松,每一个过程不放过”的要求,加强24小时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落实责任,严密监测,及时预警,主动服务,切实做好公众服务、决策服务、各种大型户外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准确的预报和主动热情的服务受到相关部门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1~11月我局共制作各类气象服务产品数近300份,发布预警信号70次,决策预警短信覆盖到各村(居委)和相关职能部门共计人数约8000人,共发布预报预警短信530条共计400多万人次。三、气象现代化建设进展情况

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步伐率先实现我市气象现代化的意见》(穗府函〔2013〕31号),从化市政府已报送“广州气象现代化联席会议成员名单”,孙石康副市长为联席会议的成员,谭伙明督导员为联络人。

1、我局成立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领导小组和气象现代化考评小组,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推进气象现代化工作。

 2、局领导参加了市局组织的到阳江市气象局的考察学习;也组织了中层以上干部和技术骨干到新丰气象局进行调研。

3、将气象现代化建设、气象防灾减灾建议、成立突发事件预警发布中心、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制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按照《2013年广东省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实施工作方案》有关要求做好普查工作、推进气象防灾减灾标准镇建设等,形成报告已上报从化市政府。

四、2013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为提高气象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广州市气象局落实了10套自动站设备,从化市政府配套20万元建设资金,我局已于8月底前完成了10个自动气象监测站建设,现已投入业务运行,气象综合监测能力得到增强。

2、改造升级了2005年以前建设的自动气象站5 个;完成气象局观测站新型自动站的建设;安装了1套生物舒适度仪。

3、在广州市气象局的支持下,到目前为止,我局在各镇街、相关职能部门和村(居委),共建成气象信息服务站15个,安装气象信息显示屏16个;今年市政府共配套经费5万元。

4、与从化市环保局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大气环境、空气质量、灰霾等观测、研究和预警服务。

5、“从化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的前期工作正在进行中。

6、继续抓紧落实从化市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管理的各项工作,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示范镇建设,力争年底前将良口镇做为试点。

7、按地方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防雷所成为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

 

 

 

 2013年11月22日


应急工作总结3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应急部门的业务指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以建立“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为工作目标,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深化专项整治、夯实基层基础、严格依法监管、创新工作举措,2019年1-12月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起,死亡8人,同比分别下降30%、20%,全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得到稳定好转,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为加快推进“湾区明珠、自贸港城”建设提供了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一)加快推进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根据“边组建、边磨合、边运行”原则,主动承担消防、森林防火、防汛防台防旱、地质灾害防治、减灾救灾等方面工作职责,并进一步厘清部门职责边界,及时与经信、民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对接相关工作职能,按时完成三定方案编制和人员转隶工作。重新调整了县安委会、县减灾委、县三防指挥部、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等议事协调机构成员,健全完善应急值守、情报会商、协同联动等工作制度,出台了《岱山县三防指挥中心联动运作机制》和《岱山县救灾物资储备使用管理联动机制》,并提请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岱山县海上小型无证船舶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同时,加强对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首次对4个乡镇、8家部门开展了安全生产巡查,确保安全生产责任有效落地。积极筹建县应急指挥中心平台,依托县大数据中心“城市大脑”建设,拟整合公安、交通、海洋渔业、海事、城管等部门资源,完成指挥大厅建设,具体方案正在设计中,将集信息采集、数据分析、风险研判、预警发布、应急指挥于一体。

(二)强化预案编制管理,进一步健全应急救援工作体系。组织落实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起草修订县级总体应急预案(草案),对全县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进行梳理,明确部门专项应急预案管理清单25项,涉及专项应急预案管理单位15家。重新梳理机构改革后的应急联动单位、分管领导、联络员和24小时值班信息,共确定应急联动单位51家,开展应急联动拉练4次,确保应急联动工作开展有序,应急指令畅通。摸清应急救援队伍家底,现有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1队8组159人,其中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1支65人,消防车11辆;专业应急救援队16队455人;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类应急救援队伍46支396人;乡镇应急救援队伍15支455人。今年9月,新组建成立了县内第一支社会应急力量-岱山民安公益应急救援队,为应急救援力量添新军、作补充。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增添应急救援设备,投资1079万购置55米进口云梯消防车1辆,已完成合同签订。

(三)夯实防汛基层基础,进一步增强自然灾害防御能力。进一步完善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对全县838名各类防汛责任人进行重新明确,对84个社区(村)和1个经济合作社的防汛防台形势图进行补充完善。组织修订了《岱山县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基层防汛体系及防汛物资储备情况检查,重点检查地质灾害隐患点、易洪易涝区、避风渔港、避灾场所等157处,检查乡镇、社区村21个,发现各类安全隐患47处。有效应对6轮梅汛期强降雨和5个台风侵袭,2次启动防台风Ⅰ级响应,共转移群众55540人(包括渔船人员、鱼山人员),出动抢险救援队伍26支3856人次,未发生大的灾情险情,达成了“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积极推进避灾场所规范化建设,对全县37个避灾场所进行调查摸底,通过重新登记造册、落实责任人员、完善标志设施和提升改造,已完成高亭养老服务中心等11个省级规范化避灾场所建设,进一步有效提升我县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四)突出重点领域监管,进一步守牢安全生产防线。一是牵头开展海上安全铁拳专项行动。深刻吸取浙岱渔02611号船“3.12”碰撞沉没事故教训,根据省市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提高”行动,严厉打击涉海涉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整顿海上交通安全秩序和渔业生产安全秩序,共检查44个渔业村社,核查渔船“一船一档”1967艘,整改问题渔船187艘,强制停航12艘,移送公安7起17人,治安拘留15人;水上交通方面开展现场检查51次,检查运输船舶152艘、港口企业10家,查获违规船舶10艘次,共立案40起。开展海上联合大巡查2次,3名无证船员移交公安边防处理。二是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大检查。“3.21”江苏响水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发生后,我局迅速行动,邀请危化专家对照危险化学品安全大检查隐患清单表和生产安全事故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对危化品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共检查危化生产企业3家、油品储运企业2家、加油站6家、经营带储存企业3家和烟花爆竹批发企业2家,下发整改指令书5份,均已整改完成。并制订发布了《岱山县危化船修理安全基本技术要求(暂行)》,进一步规范危化品船修理行为。三是部署落实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和消防综合整治。深刻吸取宁波宁海锐奇日用品有限公司“9.29”重大火灾事故教训,组织召开全县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和消防专项整治专题会议,及时制订下发了《岱山县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综合整治行动方案》、《岱山县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并建立了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包片督导工作机制。目前,各乡镇、部门开展安全联合检查12次,排查企业225家次,排查隐患251处,整改223处,整改率88.8%。

(五)坚持多措并举,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共治。一是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以公开招标的形式,出资139.6万元引进安全生产第三方服务机构,主要对全县规模以上船舶修造企业、重点危险品企业常年开展专业性、针对性的安全服务。目前,已完成检查指导船舶修造、危化、涉燃爆粉尘等各类企业286家次,帮助企业发现并整改各类隐患826处;核查在修油轮26艘,提出整改项148项;帮助企业提升安全管理52家次,取得较好成效,并得到广大企业认可。二是推进科技兴安工作。继续推广使用智慧式用电安全管理系统,并专门发文明确各单位任务,督促各单位坚持人防技防相结合,完善事故防控体系,切实推进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建设。目前,已推广安装智慧式用电安全管理系统1082台,比去年增加了158%。三是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在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达标创建的基础上,持续推进矿山、危化、涉燃涉爆等企业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目前,已完成小微企业规范化创建验收20家,在4家矿山、1家洁具、2家涉燃爆粉尘、7家船舶企业全面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四是加大重大隐患单位治理力度。挂牌督办市、县二级(市2家、县12家)14家重大安全隐患事故单位,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和整改期限,已全部完成整改并销号。完成2处老旧小区消防设施增配改造任务。同时,积极落实《舟山市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奖励办法》,确定2家住建、3家交通、4家工矿商贸为示范企业,并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企业员工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六)加强全程监管,进一步维护安全生产良好秩序。深化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按照省“八统一”工作要求,不断精简材料,缩短审批时限,推进网上办、掌上办等。目前共进驻中心16主项23子项,进驻率100%,今年已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10家,危险化学品设施设计审查2家,重大危险源备案2家,均做到最多跑一次。梳理并公开了第一批部门间最多跑一次事项4项。强化源头管控,实施重大项目引进安全预审制,严格危化行业安全准入,加强与发改、招商、经信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对拟引进的招商项目、落户企业开展安全性评估,做到提前介入,已预审项目8个。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组织开展重大节假日、重点时段的安全大检查,加强对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及船舶修造等高危企业的安全监管,1-11月共检查企业934家次,查处各类隐患662处,下发整改指令书187份,复查意见书147份,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1起,已办结21起,处罚单位15家,个人6个。同时,积极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推进掌上执法,共抽查企业196家次、日常检查136家次,其中掌上执法193家次。

(七)强化宣传培训,进一步提高全民应急防范意识。一是开展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宣传。紧扣“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活动主题,充分利用新闻、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进行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宣传,组织开展了“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11.9”消防日、安全生产法宣传周等活动,并以安全生产进企业进社区、应急知识画板展览、安全宣传环城跑、百题应急知识竞猜、播放事故警示教育光盘等形式,不断扩大宣传面,提高全社会对应急管理的认知度。二是加强安全技能教育培训。共举办安全培训班20期,其中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8期669人,特种作业人员培训9期698人,烟花爆竹培训2期63人,应急救援人员培训1期45人;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讲座3场,参加人数230余人,各中小学观看防震避灾视频11070人,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此外,还组织80余名县属部门、乡镇分管领导和应急管理系统干部分2期在宁波大学、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应急业务素质提升培训。

(八)全面创先争优,进一步提升应急队伍整体素质。根据县委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三服务”活动,局班子成员身先士卒,积极倡导“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企业开展蹲点调研,听取企业和群众意见建议,寻求矛盾症结和解决办法,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实际问题,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水平。强化领导班子政治生态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新修订《党组工作规则》,完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建立完善新闻发言人和网评员队伍,切实加强舆情引导和网络安全管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继续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积极实施“清廉岱山”创新项目,不断创新和拓展廉政教育形式,组织开展了警示教育月活动,加强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着力提升机关干部拒腐防变能力。注重干部队伍建设,完成机构改革后新一轮中层干部聘任工作,新提拔任用股级年轻干部2名,并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应急队伍的综合素质,全面塑造“除患必先、救援最前、应急为民”的应急管理队伍新形象。


应急工作总结4


应急管理科工作总结

2018年,应急管理科工作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指导支持下,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地震应急管理各项工作目标。

一、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1、完成新一轮地震应急预案修编工作,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组(社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所有学校、医院、危险化工企业、人员密集场所真正实现全覆盖。加大县区地震应急能力建设,要求各县区地震部门对自身的应急预案进一步细化,突出重点,简明步骤,务求实用;督促县区指导各乡镇(街道)、村组(社区)、学校、医院、企业等修订完善地震预案报送地震部门备案并统一装订成册。修订完善市、县区地震应急工作手册,各县区编制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流程和地震局地震应急工作流程;根据人员变化调整了不同应急响应通讯录,维护更新白银市抗震救灾应急指挥快速通报系统,可在应急响应启动后3分钟内通知到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保证了地震应急工作的正常有序、合理有效地开展。

2、在地震应急演练方面,给各县区下发了《关于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地震应急演练活动的通知》,充分利用防震减灾活动周组织全市城乡开展不同规模、不同形式、针对不同人群的地震应急演练活动。重点针对学校,大中型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预防紧急突发事件,提高全校师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增强在紧急状态下的心理承受能力,5月12日,白银市地震局督促全市各大中小学校学校开展了的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各大中小学校严格按照突发地震事件应急预案,进入各自岗位进行及时疏散。各班学生在老师指挥下按照指定的安全出口,有序地离开教室,紧急撤离到安全地带。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忙而不乱,全体师生从教学区域撤离到操场耗时都保持在1分半以内。通过演习活动,使师生们在遭遇紧急突发事件时具备基本的安全逃生本领,也对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加强应急工作督促检查,各县区、乡镇、学校、企业及人员密集场所地震应急演练实现常态化。全市各行各业、各救援队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在做好日常训练和管理的基础上,组织了各具特色的地震应急演练。国电白银供电公司、白银有色勘察院等单位主动邀请市地震局现场观摩指导,白银电视台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了播出。市地震局于8月18日在景泰老震区进行1次拉练,检验应急装备,熟悉震区交通,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景泰县地震局与景泰县公安消防大队、寺滩乡政府、寺滩乡卫生院组织大型地震应急实兵演练,会宁、靖远、平川、白银区均在学校组织举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及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全年组织地震应急演练14次。

3、建成白银市地震局应急装备库,新购置海事卫星电话2部、发电机1台、电台1部、GPS4部、帐篷2顶、笔记本电脑2台、移动办公桌椅5套、个人应急装备5套、应急医疗救护箱1个以及铁锹、绳索等辅助装备,另外还有部分发电机、饮水机、手电、铁锹等应急救灾物资。基本满足了地震现场工作队应急处置需要。

4、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方面,协调市民政局,对现有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进行的统计备案。

5、对全市组建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省级社区志愿者队伍、省级社区志愿者队伍、县区级社区志愿者队伍支、地震应急现场工作队伍,以及拥有各类救援器材进行了统计备案。

6、更新了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

二、2019年工作打算

1、根据新修订的《白银市地震应急预案》。加大对基层地震应急工作的分类指导和检查,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重点对乡镇、街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对不完善的要加强指导重新修订。

2、在编制地震预案的基础上,完善以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为中坚、各县区地震应急救援队和其他专业救援队为骨干、社区志愿者队伍为补充的地震救援队伍体系,充分利用 “5.12”防灾减灾日、“11.9”消防等宣传日,不定期进行演练;重点加大对中小学校应急逃生演练的指导。

3、推进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建设,健全各类应急避难场所的基础设施,完善实用功能(建立全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台账,收集影像资料)。


应急工作总结5


自2014年成立以来,始终把应急抢险保畅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成立了应急抢险保畅领导小组,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一系列符合高速公路实际且行之有效的应急工作预案,成立了应急救援队伍,建立了应急物资储备库和应急指挥中心,经过几年来应急突发事件处理的实战,应急抢险保畅工作日趋成熟。现将近期我中心应急抢险保畅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组织,强化应急管理工作领导

为加强对公路突发事件的处置,积极预防道路阻断情况的发生发展,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管养公路动脉“血流通畅,生命健康”,我中心专门成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一把手任组长亲自抓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管理部负责具体应急管理事宜,应急管理部主任由中心分管应急的副主任担任,负责中心的应急管理日常工作。

半年来,领导小组加强对应急体制、机制建设修订和完善,制定综合应急演练计划,规范统计应急物资、装备,做到应急管理底数清、思路明。 中心应急管理机制框架初步形成。

二、构建平台,打造小而精的功能型指挥中心

上半年我局信息化建设在局党委的安排部署下,以推进公路管理科技化、信息化、智慧化为主线,以服务于公路管理、领导决策、公众出行为宗旨,着力构建公路网运行管理平台和应急处置监控体系,进一步保障公路安全畅通,提高公路应急保障服务水平,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一)大力建设多元化信息指挥平台。

按照管理局“软件服务硬件、系统服务需求”的建设要求,我局以硬件平台建设为基础,通过建设拼接大屏(32块)和LED大屏显示系统,集中接入场站定点监控、车载移动视频监控、危险路段监控、便携手持单兵系统、无人机监控指挥、地图等信息资源,完善了路网监控、应急指挥机制,实现了路网高清数字视频监控稳定传输与同步显示。新建危险路段监控点位覆盖我局管养的金武、金阿、金永、永山四条高速公路以及国道312线,共10处19路监控画面、并逐步增加G30避险车道监控等危险路段监控点,形成对路网进行24小时实时视频监控,同时利用车载视频、单兵、无人机等多种手段进行移动巡查,构建起内容丰富、准确高效的立体式路网监控监测、应急处置指挥体系。我局自建平台的监控视频内容已于9月6日全部推送至局海康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

(二)配套完善移动应急系统。

为迎合移动互联发展趋势,我局将应急指挥与视频监控平台打造成专网采集、多网共享的方式,开发了“监控管理APP”实现了应急指挥中心阵地的前移和功能的延伸,向着全方位的实时信息互联互通迈进。通过使用企业软件,在应急状态下紧急发送语音群呼,同步接收气象、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御准备。通过“互联网+应急指挥”即可统“览”全局,在提升公路管理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群众出行信息服务水平。

三、健全制度,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体系的基础。今年以来,中心先后印发了《冰雪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地震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公路桥梁专项应急预案》《水毁抢修专项应急预案》等预案,不断充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升了预案管理水平,提高了预案指导应急处置工作的实践性和可行性,更加科学合理地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置工作的各类环节,为应急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高度重视,认真开展应急演练工作

开展应急演练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环节。中心党支部对各项应急演练高度重视,每次演练前都召开专题会议进行演练动员,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注重实效、不走过场,先后开展了两次应急演练。一是充分利用新建的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对突发事件预警、防御、启动预案、水毁现场处置、恢复总结等科目进行了全过程演练,进一步完善了公路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检验了公路突发事件应对预案的有效性,测试了应急指挥中心信息系统功能,锻炼了应急队伍,全面提升了我局对公路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及处置能力;二是联合金川区消防中队举办了夏季火灾防控专项消防安全应急演练,使中心职工详细了解和掌握了基本消防知识、重点部位的日常防火、发现火灾从报警到自救等各环节的注意要点以及遇到火灾的室内逃生技巧等,达到了夏季火灾防控专项演练的预期目的。

五、明确责任,不断强化各项应急管理制度

强化各项应急管理制度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保障。一是根据中心党支部机构设置的总体思路制定完善《金昌公路管理局应急中心值班室工作职责》《应急抢险保障中心应急值守工作制度》《值班人员守则》等制度,进一步明确各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建立和规范了应急信息报告制度,明确了应急信息报告的内容、格式、方式、时限和责任;三是认真做好应急值守工作。结合中心工作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了值班值守制度,确保重大、突发事件能得到及时处理。坚持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通讯畅通,实现应急值守工作“纵深到底”;四是建立应急巡查每日点名制度。应急管理部通过指挥中心每日向各养护单位进行视频点名,由被点名的单位汇报当日路况、天气等信息,将信息获取方式从接收汇总拓宽到主动查明,同时也规范了各单位的道路巡查频次和汇报信息要素,提高中心对公路事件的事前预防“嗅觉”,使预警预防工作进一步关口前移,向纵深发展。

六、协调联动,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及物资储备

(一)按照“行动迅速、反应快捷、业务娴熟、保障有力”总体要求,管理局构建“一中心-六支队伍”的公路应急抢险保通组织网络,采用专业队伍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公路有效监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中心即应急指挥中心,六支队伍分别为4支养护单位抢险队和两支社会力量抢险队,通过中心有效管理调度,合理布局公路应急抢险力量及资源,打造公路“半小时抢险救援圈”,切实提高队伍快速反应和协调作战的能力水平。

(二)建立健全应急装备物资数据库,并定期对局属各单位应急物资、装备进行了统计排查,及时更新应急装备物资数据库,保证了应急物资的充足。

七、多措并举,加大宣传力度

为让广大干部职工及时了解应急抢险保障中心工作,我中心大力提升信息化手段,通过制作微信二维码、中心网站、宣传手册等方式向局属各单位领导干部进行大力宣传,并通过大屏适时播放一些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形成了“应急常识人人会”的良好局面。

八、强化培训,提高业务能力

由于我中心应急管理部门刚刚成立,部门工作人员经验不足、业务水平欠缺,为进一步提高应急办职工的政治思想、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应急队伍,我中心主动作为,广泛动员,引导职工自学应急管理的有关知识。通过《应用软件操作手册》《调度平台操作手册》《甘肃省交通应急多媒体手持终端问题快速处理手册》及各类专项应急预案等,使每位工作人员强化了对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工作责任感、使命感,熟悉了常规应急知识。并针对目前应急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经常性开展讨论交流,相互探讨和促进,提高日常应急管理工作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研讨交流,我中心应急管理部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及应急管理能力已得到明显提高。

九、围绕大局,全面提高信息报送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为确保公路突发性事件信息工作的畅通、及时,我中心努力做到“三快”:快发现、快核实、快上报,提高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效率,确保管养路段的安全稳定,并通过“四高”措施确保信息报送落实。

高效率,切实做好应急信息报送和处置工作。按照交通运输厅关于加强全省交通系统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规定和要求,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完善工作措施,避免迟报、漏报、瞒报突发事件信息的现象,妥善解决问题。

高标准,严格规范应急信息报送的内容和时限。根据《交通运输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处理办法》的规定明确报送范围、分级标准、报送时限和信息要素,做到标准明确、定性清楚、要素齐全、报送及时。

高目标,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责任主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划分信息报送的责任主体,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高督查,适时通报,严格奖惩。加强应急信息报送和处置工作的督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手段对各基层单位值班在岗情况进行抽查,对应急信息的报送、突发事件分布及处置、值班人员在岗在位、应急预案编制等常态工作进行适时通报,根据考核情况严格奖惩,确保工作有效落实。

截至目前,我中心共计报送每日快报信息280条、路况信息专报42期,并同步上报交通部及公众出行系统。

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应急预案演练的次数较少,危机意识不强;二是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准备、监测与预警、应对处置与救援等制度、机制不够完善,存在信息迟报现象;三是部分应急队伍专业技能培训薄弱,快速反应能力亟待提高。

十一、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快打通应急指挥平台与省局视频会议终端的链接融合工作,努力提高已推送视频资源的质量,方便资源的统一指挥调度。

二是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机构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机构,充实队伍,提高素质,充分发挥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切实加强与公路属地各单位各部门工作的衔接。健全完善监测预警、防范处置等方面的综合协调机制,加强专业应急抢通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是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培训演练工作。加快推进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着力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做好各级各类预案之间的衔接。加强预案的专项演练、综合演练和动态管理,及时做好预案的修订和完善工作。

四是建立健全突发性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坚决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及时掌握路况信息,提前预判预警,杜绝迟报、误报、漏报、隐瞒等工作失误的发生。


《应急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