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其他文书合同>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汇编21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汇编21篇)

时间:2022-12-21 11:10:15 其他文书合同 我要投稿

作为教师,经常要进行教学设计的撰写,这是一项计划的、决策的活动,目的是达到教学目的。工作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数”“发”“直”“兵”“胜”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延展阅读阅读《仁者无敌》《出尔反尔》两个选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的论辩过程及艺术。

2、难点:

《孟子》的思想内容,也就是“仁政”的具体内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我们刚学了《论语》中的名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礼乐治国,实行仁政。这种政治思想,在战国中期由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学说。当时诸侯连年战争,生灵涂炭,孟子目睹人民的苦难,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形成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民心向背是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用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这样就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反之,统治者实行虐政,就会遭到人民的仇恨,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王关于政事的一次回答。下面让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然后再来议一议,看看孟子的仁政主张在本课中是怎样反映的。

二、字词正音

1、曳(yè):拖着。

2、数(cù):密。

3、罟(gǔ):网。

4、洿(wū):洼地积水,池塘。

5、鳖(biē):团鱼,俗称王八。

6、彘(zhì):猪。

7、悌(tì):敬爱兄长。

8、莩(piǎo):饿死的人。

三、《孟子》简介

参看课文。

四、解题

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词语看似浅易,内涵却很艰深。仁政是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孟子》一书中多次论及仁政的有关问题。

这篇课文记述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提出这个问题实质是想借助增加人力而增加国力。

五、课文串讲

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对于国家(总算是)了啦。河内遇到饥荒,

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强调,重点在后一个。

2、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移:迁移。

粟:小米,指谷类。

亦:也是。

其:代河东。

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察:考察。

政:政治

无如:比不上。

加:更。

何也:这是什么原因呢无如。

第一部分(1自然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4、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好战:喜欢打仗。

以……喻:用……来比喻。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百步,则何如?

填然鼓之:咚咚地敲着战鼓。

填:拟声词。

鼓:名作动。

之:助词,无义。

兵:武器。

刃:刀锋,借代。

兵刃:同义复词。

弃甲曳兵而走:抛弃铠甲拖着兵器。

或:有的凭(自己)耻笑。

而:表修饰。

百步:数量词活用作动词,跑了百步。

而后:然后。

6、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不:那只不过没有(跑)。

直:只是,不过。

7、“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之民)也。

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

无:同毋,不要。

之;取独。

第二部分(2─4自然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利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话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迁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增多,要使民增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违:违背。

谷:粮食。

数罟:细网。

入洿池:进入池塘。

胜:尽。

9、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以:按。

时:时令。

10、是使民养生丧死而无撼也。

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而:表承接。

11、王道之始也。

之始:这就是……开端。

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

5─7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5自然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撼”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比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面三组排比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多加”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1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动词,种植。

之:助词,无义。

衣:穿。

帛:丝织品。

豚:小猪。

彘:猪。

13、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畜:畜养。

无:通毋,不要。

失:错过。

时:时机。

其:代鸡、豚、狗、彘。

夺:耽误。

14、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时:农时。

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谨:谨慎。

庠序:古代指学校。

教:教化。

申:反复讲述。

孝:尊敬父母。

悌:敬爱兄长。

义:道理。

1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颁同斑。

颁白:头发花白。

负:背着东西。

戴:顶着东西。

黎民:老百姓。

王:名作动,称王。

未之有: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后置。

6自然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多加”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比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种措施后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比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相呼应。

1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检:约束

涂:同途,道路。

莩:饿死的人。

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18、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则:表转折。

岁:年成。

19、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何异:什么不同。

于:与。

20、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咎。

斯:那么。

至:到,这里指归顺。

7自然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仪,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三部分(5~7自然段)阐述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六、用推断方法理解文言文

1、以意逆志法:

即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可跳过去,待全文大意理解得差不多后,再根据上下文,假设一种解释,有时甚至可以猜测,这种方法,叫做“以意逆志”,“逆”是“迎合”的意思,如本文中的“谨庠序”,就可利用这种方法。

2、利用对偶、排比、互文等方法进行推断:

如本文的“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我们可以根据“斧斤”句推断“数罟”句的句意。

3、根据上下思路和逻辑关系推断:

如“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的句意,就可以根据上文“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来推断。

七、作业

第三题。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第2篇

【设计思路】

本文选自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属于古代议论性散文。在此之前,必修1和必修2的文言文分别是古代叙事性散文和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与本文相较,文本内容较长,涉及的文言词句的知识点较多教全面,已经给学生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因此,把梳理文意的任务交给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以释疑问难为主。

本单元重在议论说理,那么,学习议论的艺术,感受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并联系现实做适当延伸就成了课堂的重点。本节课立足于文本,围绕孟子的“仁政”思想展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议论能力。同时,借助朗读体会孟子雄辩的艺术特征。

同时,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孟子不仅创立了仁政学说,也关注道德伦理,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让学生对此有所涉猎和思考,也是帮助他们感受孟子的有效途径。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预习疏通词句,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感受孟子思想的博大,学习其论辩艺术。

过程与方法:教师用情景设计、问题启发作引导,学生的自主发现式学习与小

组探究式学习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孟子文章雄辩的气势,关注现实社会,注重提升修养。

【教学重点】

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

学习孟子运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艺术。

【教学过程】

导入

(课前播放百姓逃难视频)张养浩曾说,这天下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刚才的这个短片里,我们看到了战乱之时,百姓辗转流离、彷徨悲苦的凄惨情景。试想一下,如果当时你也身在其中,你的愿望是什么?(由学生回答引导)那么,百姓究竟需要些什么呢?希望孟子的智慧能够给我们以启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的《寡人之于国也》。

整体把握

齐声读,整体感知

学生拿着笔,将自己的与集体读音不一致之处做标记,读完后迅速核对统一。

自由读,疏通词句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此前的预习速读全文,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句,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商讨解决。

教师出示五个句子请学生翻译,以考查对文意的掌握情况。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内容探究

1、教师设疑,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为三大块,分别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梁惠王为什么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探究其心理,结合时代背景)

孟子是怎样向梁惠王说明道理的?(从论证方法和语言修辞特点方面思考)

本文中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注重理解概括)

要求:共同讨论后要形成书面文字,推举出小组长做代表发言。回答要以文本为依据,适当联系所知的课外知识。

逐个解决问题(以学生的理解回答为主,教师引导辅助)

扣住“民不加多”的疑问把握梁惠王的心理,联系第二段“王好战”

介绍背景: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匮乏、劳力不足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的形象性:外在做法不同,本质相同

谈具体措施的大量排比,可选取一段让学生齐读,感受其充沛的气势

“狗彘食人食”与“涂有饿殍”的强烈对比,及“刺人而杀之”的比喻,指出了统治者应有的态度

此题的关键点在于,不只是对原文的翻译解释,而要进行理解归纳。

(“王道之成”相较于“王道之始”,在物质生活层面有大幅度提升,并且涉及了文化教育层面。)

孟子,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继承者与发展者。其“仁政”思想主要包括:

以民为本,反对暴政;

减轻刑罚,轻徭薄赋;

制民之产,使民以时;

重视教化,与民同乐。

原来孟子是在告诉梁惠王,只要让老百姓丰衣足食,得到应有的尊重,他们就会心满意足了。带着这种认知,让我们一起再把最后三段朗读一遍。

探究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孟子的“仁政”思想无疑是极具人文情怀的,可是在以利益和武力维持社会秩序的战国时代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同。但它的人文光辉并未消减,反倒在几千年后的现代社会里大放异彩。请联系现实,谈孟子的“仁政”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提示:分田到户,使农民都有土地

取消农业税,给以种粮补贴

人大代表,尊重人民的意志

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家电下乡、城镇医保等

拓展延伸

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思想的博大不仅体现在治政方面,也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我选取了孟子学说中的几句,请大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感受。(引导学生提高完善个人品格,提高自身素质)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若学生打不开思路,教师可以以第二句做示范引导:

古人言:“知耻近乎勇。”羞耻感也是人前进的'动力。如果安于自己的落后,满足于现有的安逸,我们是永远没有办法超越他人,超越自己的。

结束语

这些文字所体现的仅仅是孟子思想的冰山一角。在群雄争霸的战国乱世里,在游说诸侯的艰难生涯中,孟子依然时时关心民生疾苦,处处传播道德伦理。他的光辉历经数千年的岁月而益发耀眼。那么,通过这短短的一节课,你收获了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呢?请大家将你的想法在课后形成文字交给老师,给老师的教学以好的反馈指导。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提问:民不加多

析因:五十步笑百步比喻

解答:具体措施排比

应有的态度对比、比喻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第3篇

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重点实虚词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教学设想

一、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二、以读代讲。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我们今天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可结合注释①及《全优设计》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孟子》全书立论的根本点是“性善论”,核心是“仁政”思想。《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体现“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孟子针对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独倡王道,论述了行“仁政”和“王天下”的关系,使之成为《孟子》全书的总纲。北宋哲学家程颐曾评论说:“孟子之论王道,不过如此,可谓实矣。” 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是对我国上古社会的民本传统和孔子的仁爱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尚书?五子之歌》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泰誓》讲:“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春秋?谷梁传?桓公十四年》中说:“民者,君之本也。”可见中国上古社会很重视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就广泛存在,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因素,孔子把它整理成了一种学说,来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孟子》认为:“仁也者,人也。”“仁,人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把“仁”推广到人性论和政治学领域中,创造了“人性本善”和“仁政”的理论。《寡人之于国也》通篇未着一个“仁”字,却淋漓尽致地折射出“仁政”和民本思想的光辉。

三、诵读

1.教师范读正音

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罟(cùgǔ)不入湾(wū)池 养生丧(sàng)死无憾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涂有饿莩(piǎo)

2.学生齐读(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四、分析

1.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 请学生对照注释,翻译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存在出入)。 说明: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研习课文 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

于国尽心 结果

梁惠王移民,移粟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不用心民不加少 (孟子施仁政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3.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提示: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 提示:弃甲兵走者,五十步与百步走。 说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

“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提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四、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于 焉 耳 矣 凶 无如 加 好 请 填然 鼓 既接 曳走 或 直 无于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第4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全体同学积累重要文言实词,基础较好同学要求能够翻译词类活用、特殊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讨论和小老师的“教”来疏通文言词意;通过学生的各种阅读练习,要求全体同学能够正确朗读;基础较好同学掌握诵读要领,读出文言特点及韵味,逐步形成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讽谏”的妙处,认识纳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4、重难点分析:

在文言学习上,已经有了初中学习的基础,因此学习本文存在的知识方面的障碍不大,但是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和单元要求,我们确定文言诵读为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文言实词的学习和各种朗诵突出重点,同时对文言实词的学习也是对难点的突破。

二、教学策略分析:

综合上述各项因素,为了尽量落实“为了每位学生的有效发展”这一教育理念,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课前提供学案,布置学生预习,鼓励学生在教师提供材料基础上自行通过课文注解、翻阅有关资料等方法,对课文重要实词进行初步的学习,扫除生字障碍,要求达到基本会读。

2、任务驱动教学法

第一教学模块: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分组学习,组长充当小教师的角色,按照学案步骤,进行小组内讨论教学。如有学习疑惑,让先学会的学生教学习困难生,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这种“学后教”针对教的同学事后记忆率高达90%以上,大大增强施教同学的学习效益,也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教师将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施教。

3、朗读法

第二教学模块:用以读带讲的方式,既是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同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修正学生对知识把握的偏颇之处,以及启发学生对文本的正确理解。通过朗读(小组内体验式朗读、指明朗读,师生点评指导朗读,录音示范朗读、分角色朗读),即让学生展示第一学习模块的成果,同时加深大家对课文的理解。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故而本课时的学生学法重点着重放在讨论、合作、学生教、朗读体验上。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对照《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详见附件)事先预习

正式铃声响后,我以任务驱动法导入新课,通过幻灯片明确了本课时学习目的:

a、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积累重要文言实词;

b、通过学生阅读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自主合作探究阶段

简单的导入新课后,就直接进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阶段:分小组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按照我们课前的分组,全班同学分为6个学习小组,先由各组组长带领大家共同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解决其中问题1——6。

此时他们的讨论,或坐、或站。结果,学习情况因各组组长和具体搭配成员不同而呈现差异:有的小组成员水平差异不大,他们就能积极开展讨论,甚至出现争论;而课代表那组因为小组内成员语文成绩普遍较差,结果就出现组长在教大家做题目的现象。这时候的我只是巡视各小组学习,时而指导他们开展讨论,充其量是个“剧务”“导演”,有时纯粹就是个“观众”。

在这一阶段,因为考虑学习进度的问题,我曾在12分钟、15分钟两次想打断学生的学习,结果都因大部分同学的反对而只能任其继续。

(二)、互助“释疑”阶段

眼看着时间过半,亦有部分小组渐渐地停了下来,于是我让大家进入“释疑”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当小组的力量确实无法解决问题时,向其他小组寻求帮助,或教师组织大家讨论,必要时给予适当的点拨。

在这一环节,为了激发各小组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提问质量,我们引入比赛机制,设立“最佳学习提问奖”和“最佳释疑奖”,分别奖给提最有价值问题的小组和回答问题最完美的小组。

这一过程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质疑、辨疑的意识,而我还是始终抱着学生能解决的教师决不多说,学生不能解决的,教师要引导、启发学生说。

最终我们共用了8分钟来解决大家学习中的困难。

(三)、“检测”反馈阶段

结束了释疑阶段,我大声说:“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当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说“没有”时,我们共同进入了这节课的第三阶段“检测”阶段。

为了了解大家学习掌握情况,我课前围绕导学案出了一份《学案学习检测》来检查学习效果,同时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借助多媒体幻灯机显示。

这一检测结果真如我所期望的,远远好于平时我教文言文时,逐字逐句地解释翻译时的效果。除了个别虚词还有部分学生还是无法掌握外,课文内的重要实词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脱离课文注释来解答。此时,一节课已经过去了35分钟。

第二学习模块:

1、自由朗读:

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通读顺课文。之后每位成员在小组内体验式朗读一个自然段,大家互评。

2、指名朗读:

这样可以让教师了解到学生把握文章的程度,同时指名朗读相关段落也是探讨答案、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朗读的要求必须得到真正的落实,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通过教师和其他同学予以纠正,做到共同提高。

教师针对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语音、重音、停顿、节奏、语调等方面的问题给以纠正。

教师指明第一位学生读完第一段,发现该同学误读“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一句,想当然地读成“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断句出现偏差,这时我以读带讲,以讲促读。此时下课的铃声想起。

于是我布置了这节课中没有完成的朗读任务——熟读课文,以及预设的作业

——改编本文为课本剧,下一课时进行表演展示。

很显然,这节课的教学计划没有全部完成,按照我的教学设想,接下来还有听录音示范朗读和分角色朗读两个环节。

板书:(在检测中体现)

邹忌讽齐王纳谏

美(蔽)

畏求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第5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⑵ 学习巧用比喻说理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 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⑵ 理解本文寓理于事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孟子“仁政”(“王道”观)的具体内容。

【教学重点】

1、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教学难点】

1、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音频、PowerPoin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1、导入:

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了解其中包含的仁政思想。

2、孟子和他的散文:

PowerPoint 投影: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民本”、“仁政”。

他直接继承了孔子的师传,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的“仁”,推演为政治方面的仁政学说。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孟子生于“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的战国年代,其主张不被诸侯采纳,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表述他的见解和主张。

2、《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散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

二、学生初读课文,订正字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 gǔ)不入洿(wū)池(罟:从网,古声 。)

养生丧(sāng)死无憾(丧:为动用法。《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三、教师范读课文,疏通课文词句(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调。)

课文词句要点备注: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标题的来源。)

梁惠王──魏国的国君。战国中期,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

之: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际意义。

焉、耳、矣:句末语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河:黄河。河内,即黄河以北的地方;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地方

其:代词。前者指代“河内”,后者指代“河东”。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必修2《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加:更。同义互训。加少:更少。

王好战,请以战喻。

请:敬辞,请允许我……

(必修2《鸿门宴》:“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或:不定代词,相当于“有人”“有的人”。句式:或……,或……。

(《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译:有的人……,有的人……。)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只是,不过。是:指示代词,这。

句式:直……耳,是……也。译:只是没有……罢了,那也是……啊。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不要。下文“无”用法同。

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多于邻国:介宾结构后置,比邻国多。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胜:shēng,尽。

(必修2《鸿门宴》:“刑人如恐不胜”。)

数罟:数,cù,密,与“疏”相对;罟,gǔ,从网,古声。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死: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活着的、死了的”,活用为“生者、死者”。

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判断句。之:结构助词,的;始:名词,发端、开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之以桑:介宾结构后置,“以桑树之”;之:代词,复指桑树。

衣:yì,名词活用作动词,穿。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鸡豚狗彘之畜:之:代词,复指前面的“鸡豚狗彘”,非宾语提前的标志。“之”提宾一般用于否定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认真从事。

申之以孝悌之义:介宾结构后置,“以孝悌之义申之”,之,代词,指百姓。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古今异义,这样、却。

未之有也: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非我也,岁也:省略式判断句,前为否定式,后为肯定式。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是何异于:固定结构,相当于“这与……有什么区别呢”。

于:介词,表示引进对象,它的宾语是: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无:表假设语气,“假如不”。

斯:则,那么。(比较:“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代词。)

四、重点词句积累与梳理

板书:

PowerPoint 投影:

积累与梳理:

1、词语:

五十步笑百步

养生丧死无憾

2、活用:

鼓之(名—动),衣帛(名—动),不王者(名—动),树之以桑(名—动)

3、虚词:

之、于、其、是、斯

4、固定结构:

或……,或……。

直……耳,是……也。

是何异于……

5、句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均介词结构后置);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判断句)。

五、问题探究(课文内容分析):

1、孟子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小组讨论后交流。)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池,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他的“仁政”思想。

他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来设喻。他通过设喻──设下了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趁机说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好,但孟子却指出,梁惠王的政策虽好,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君好不了多少。

问题的原因找到了,文章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上,这也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2、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是“王道之始”,一是“王道之成”。

3、“王道之始”要采取哪些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4、要想“王道之成”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孟子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

5、有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这有什么作用?

板书(PowerPoint 投影):

梁惠王:

于国尽心

移民移粟→民不加多,何也?

邻国之政

不用心→民不加少

孟子:

请以战喻→五十步笑百步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王道之始:

不违农时

不入洿池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以时入林

王道之成:

树之以桑

无失其时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勿夺其时

谨庠序教

结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结:孟子的文章结构严谨,层次井然;善用比喻,文字从容不迫;说理铺张扬厉,气势磅礴,令人叹服。

六、课文背诵指导

1、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写作特点:

⑴ 结构严谨。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个有机的整体。

⑵ 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⑶ 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2、问:文中“王道之始、之成、之阻”中,颠倒“也,矣、焉”三个语气词的顺序可以吗?

明确:不可,因为“也”表示轻快感情(《醉翁亭记》中20多个“也”字写“乐”),“矣”表感叹、畅快升级,“焉”字一般用于满足式的感叹畅快,有总结强调的作用。这样用,反映了孟子谈话内容的层次感和思想感情的逐步加深。

3、问:为什么在“以战喻”和“王道之阻”语段不用或少用语气词?

明确:“以战喻”是叙述,描绘形象,而语气词长于感情的抒发;“王道之阻”是对梁惠王的指责,照应开头。对梁惠王的指责,孟子运用了对比、类比、整句,更显气势,并且形成短促有力的语流。

4、问:有人评论:“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请你总结一下,本文是如何体现这种文气的?

明确:

⑴ 文言语气词的分层运用。

⑵ 排比、对比、类比、整句的运用。

5、PowerPoint 投影课文要点.

6、全班齐读课文,多媒体音频朗读,学生跟读、尝试背诵。

八、布置作业

课文词句练习。(另印,略)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第6篇

一、教学导入 :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孔子的文德服人的治国原则,了解了儒家的仁爱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思想,看看孟子对儒家思想做了哪些发展。

二、指导学生自读预习:

(指导学生自主完成。)

一、学生进行《孟子》介绍:

孟轲(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邹人,名轲,字子舆,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儒家大师。《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与孔孟合称孔孟。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二、学生自读预习:

1、自读正音:

数罟(gu)洿池(wu)鱼鳖(bie)河豚(tun)狗彘(zhi)庠序(xiang)

三、分析课文第一段:

1.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

2.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是什么用法?

3.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

① 凶

A河内凶

B凶多吉少

C汉初匈奴凶黠

D甫闻凶讯

E缉拿元凶

② 加

A邻国之民不加少

B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C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D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E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4. 梁惠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师小结:本段写梁惠王把自己的治国之道与邻国之政进行比较,说明自己的治国措施和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

四、分析解读二三段。

1.填然鼓之中鼓是什么用法?我们曾在哪一篇文章中学过这种用法?

孝悌(ti)饿莩(piao)

2、 朗读课文,注意断句。

①上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③ 斯天下之民至焉

三、分析课文第一段:

答:之是助词,无意义(另有一种解释:这样,亦通);于是对于的意思。

答:焉耳矣三个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

庄稼收成不好

不吉利的事

凶恶,残暴

不幸,多指丧事

杀人的人

更加

施加

放上

增加

夸大

答:采用移民移粟的措施。

四、分析解读二三段。

答:鼓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鼓。《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用法与此相同。

2.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A或百步而后止 有的人

B天之行,或日或雨 有时

C莫之或止 表示不定

D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许 直

A直不百步耳 只不过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与曲相对

C理直气壮 正确

D系向牛头充炭直 同值

E直上载公子上座 径直

3.孟子为什么要以打仗来说明治国之道?

师小结:这两段写孟子以打仗为例引导梁惠王认识自己治国政策的错误。

五、教师加以指点学生自主翻译前三段。

六、布置作业 :

朗读并背诵前三段。

请生解析:

答:因为梁惠王喜欢打仗好战。

五、学生自主翻译前三段。

板书设计 :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孟子有关常识:《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与孔孟合称孔孟。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重点文言词语:凶、加、或、直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第7篇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利用积累的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2.学习齐威王虚心听取意见与邹忌善于思考、敢于进谏的可贵品质;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疏通文意;

2.以问题探究的方式分析人物形象;

3.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4.文言字词的理解、积累。

课前预习

借助工具书与注释,扫清认读障碍,粗通文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内容

一、整体感知

1.朗读全文(检查以下读音是否正确)

昳 间

2.文意疏通

A.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约8分钟后请三位同学代表小组分别将前三段译为现代汉语,不对的地方请其他同学指出、纠正)

B.教师整体梳理文意,如同学对文中的字句还有不理解的地方请举手提问,全班同学共同探讨解决。(梳理文意时强调以下字词)

3.将全文再朗读一遍,要求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一讲本文的故事情节。(两分钟准备)抽2—3名学生讲述,检查学生对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板书

4.指导学生在把握文章脉络的前提下,分句、分段朗读,直至基本成诵。(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品味探究

1.邹忌为什么要向齐王进谏?

明确:邹忌是在比美中,在妻、妾、客的对话中,在当面与徐公比较,在暮寝而思之后,感受到自己受了蒙蔽。因此推己及人,立刻想到国君一定也多受蒙蔽,由此进谏。

2.突出了邹忌什么性格特点?

明确:实事求是,善于思考,勤于政事。

3.邹忌进谏成功的原因在哪里?

明确:邹忌能进谏成功有两个关键:一在于他说话的艺术与技巧上,他巧妙地将自己的妻,妾,客人与威王的宫妇,群臣,邻国进行类比,轻而易举地让齐王明白确实受了蒙蔽,二是纳谏者齐王有谦厚开阔的胸襟,重贤而又明理。

4.这突出了邹忌的什么特点?突出了齐王什么性格?

明确:邹忌──善于言辞。从自己的生活出发,以类比推理,得出结论。语言委婉,易于让人接受。齐威王──重贤明理。

5.邹忌进谏的结果怎样?

明确:齐王采纳了建议。下令面刺、上书、谤讥于市朝分别受上、中、下赏。进谏的人数由门庭若市—时时间进—无可进者。最后其他几个国家皆朝于齐,乃至于战胜于朝廷。

小结:邹忌:善于思考,实事求是,能推己及人,忠君爱国。齐威王:勇于面对自己的过失,鼓励天下人评说自己的是非,这种开阔的胸襟在天子唯我独尊的朝代实属难能可贵。

三、拓展迁移

1.学习本文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可从邹忌与齐王二人的品德修养和邹忌的语言艺术两个方面来谈,也可从其他方面来谈。)

自己独立思考后再全班交流。

2.你还知道哪些通过说话的技巧而取得成功的故事?

3.古今中外类似齐威王这样善于纳谏的人还有谁?你能讲给大家听一听吗?(学生思考后举手讲述,教师给以鼓励)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第8篇

一.导入新课

看过《封神榜》的肯定知道,在殷商时代,有一位大臣比干因进谏国君而被纣王剖心致死,像这样悲惨的结局足以使谏臣望而却步。但是,各朝各代仍有不少智勇双全的忠臣义士,为了国家的前途而勇于进谏,在那伴君如伴虎的时代游刃有余的生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邹忌,看看他是如何讽谏齐威王纳谏除蔽,修明政治的。

请大家把课本翻到《邹忌讽齐王纳谏》(着重号内容板书)

二.相关知识介绍

1.解题 参照注释⑴明确:邹忌是齐国人名。讽:是讽谏的意思,即用暗示、比喻之类方法委婉地规劝。纳是接受、采纳。谏是臣子向国君提建议。全题合起来就是邹忌委婉地规劝齐王采纳臣民的意见。

2.《战国策》初三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作过简介。可参照预习提示内容。

注意:这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与前面学的《史纪》(纪传体)、《资治通鉴》(编年体)不同。

三.教师范读课文

四.学生齐读全文后自己理解其内容

五.课文重点内容讲解

教师串讲一段,请两名学生串讲两段,在此过程中将重点字、词、句随时讲解并板书。

1.实词

zhāo 早晨(名词)私人,自己(代词)

朝cháo 朝廷(名词)私私下,偷偷的(形容词)

cháo 朝见(动词)偏爱(动词)

身长,长(形容词)古义是两个词:土地方圆

修修建(动词)地方

整治(动词)今义是一个名词

2.虚词:莫:无定代词,指人。译为“没有谁”。弗:fú,否定副词,译为“不”。

3.词类活用

A.形容词意动用法 吾妻之美我者(“以……为美”“认为……美”)

B.形容词作动词 私我也(“偏爱”)

C.名词作状语 面刺(当面)

D.使动用法 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4.句式

A.固定句式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吾与城北徐公孰美?

这两句都是比较相关两项得失高下的选择句,是文言文的固定句式。其中(1)句中疑问代词“孰”由于受强调而被提前,是(2)句的倒装句。

B.宾语前置 忌不自信(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动词宾语,前置)

C.状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

欲有求[于我]也(欲[于我]有求)皆以美[于徐公](皆以[于徐公]美)

能湾讥[于市朝](能[于市朝]谤讥)皆朝[于齐](皆[于齐]朝)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此所谓[于朝廷]胜)

D.判断句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者也。判断句

(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者,……也。式标志

E.省略句 (邹忌)与(客人)坐谈

(学生结合讲解再默读全文)

六.课文难点内容分析

紧扣题目,理解课文。首选设问文章开始没有直接写邹忌讽劝齐王,而写了什么内容?写的是由一件家庭琐事引起的联想,然后围绕这件家事展开提问:

1.这件家事是什么?

――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与徐公比美的问题。

2.由于感情不同,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问题时的口气有所不同,注意揣摩各自的语气所含的感情色彩。

问妻:我孰与徐公美?(亲昵)问妾:吾孰与徐公美?(严肃)

问客:吾与徐公孰美?(平淡)

3.由于邹忌的妻、妾、客各自的身份与心理不同,所以回答问题时语气感情色彩有明显差异。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热情地赞扬)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地位低微,拘谨,害怕)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逢迎应酬)

4.面对妻妾与客的赞美,邹忌态度如何?得出什么结论?

――他并未得意忘形,很有自知之明。(从“忌不自信”……内容可知)。

他思之的结果是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也。

5.反复思考,分析邹忌“入朝见威王”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齐王进谏,而是将比美这件生活小事讲给齐王听,谈自己体会,然后同国家大事进行类比,将妻、妾、客与齐王的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类比,推理委婉地进谏,得出一个结论:“蔽甚”。(这里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采用了设喻手法。)

6.讽谏结果如何?

――最后齐王纳谏。文中写到齐王纳谏决心之大,行“三赏”朝廷内外出现了“三变”,使得“四国朝齐”。

(板书着重号内容):

邹忌——妻————妾————客

私————畏————求讽

齐王——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蔽甚设喻(委婉)

三赏————广开言路

纳三变————政治修明谏

四国朝齐——国家强盛

七.学习借鉴

1.设喻手法 在今后生活学习中可借鉴,需注意的是设喻要精妙,比喻要切当。

2.详略处理 写作时借鉴,注意该详的地方定要泼墨如水,该略的地方要惜墨如金。

3.通过对话表现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文中的三问三答

4.思想内容借鉴 文中的“纳谏除蔽”这种见解在当时有积极意义,虽然邹忌讽谏与齐王纳谏都是为巩固封建统治,但在客观上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进步。今天,我们为实现“四化”有借鉴意义,同时也应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培养多谋善断能力。

八.总结全文

九.作业设计(略)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虚词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2、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3、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组织语言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多种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认识纳谏除弊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虚词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2、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唐朝名臣魏征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今天我们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解题:

邹忌是齐国的谋臣,以敢于进谏和善于辩论著称。据史载,有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借谈琴来说明治国安民的道理:弹琴要音调谐和才算善于弹琴;治国也和弹琴一样,能安抚百姓才算是善于治国。威王听后,大为赞赏,于是封他为齐相。

《战国策》的基本内容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

《战国策》的文章特点是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就历史散文的明白流畅来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书中说事常常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

三、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

一读:疏通文意,了解大意。教师补充注释:

1、邹忌修八尺有余

句中的“尺”为齐尺,相当于19. 7厘米。“八尺有余”,若按八尺半计算,邹忌身高166. 5厘米,约合五市尺。

2、“窥镜”的“窥”,本义是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又引申为观察、侦察。“窥”,必然是仔细的。“窥镜”,不是一般的“对着镜子看”或“照镜子”,而是对镜端相的意思。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孰与”:与……比,谁……。“美”:漂亮,形容词。但“吾妻之美我者”的“美”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以……为美”。

4、“孰”:古为“熟”的本字。本文的“孰视之”的“孰”,即用其本义的引申义,是“精审”,“孰视”是“定睛细看”。

5、“旦日”:课本注释为“明天”,不妥。据《辞源》“旦日”条,“一天明时,即平旦。”课文中的“旦日”是紧承上文“朝”而言的,只能解释为“白天”,或“天明后”,而不能释为“明天”。

6、齐地方千里:“方”,古代称面积的用语,“方千里”就是“纵横各千里”。据考证,齐国当时的面积为116500平方公里,约占现在山东省面积(150000平方公里)的五分之四。

7、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刺”:指责。能当面指责寡人的过错的,给予上等奖赏。

8、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几个月以后,隔一段时间偶有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再提,也没有可提的了。

“虽”:即使。“言”:说,批评,建议。“进”:进谏。“者”:相当于“……的”。

二读:划分段落,归纳段意,理清思路。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小结:

第一段: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提出问题)

第二段:邹忌以自己受蔽的事讽喻齐主。(分析问题)

第三段:齐王纳谏除弊,内政修明。

第四段:燕、赵、韩、魏都来朝见齐王。(解决问题)

三、布置作业。

有哪些疑难问题(包括内容和写作技巧方面)?准备下一堂讨论。

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讨论问题(最好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来讨论)。

1、为什么说邹忌进谏的方法很巧妙?邹忌为什么不“直谏”而要“讽喻”?

2、本文的题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而作者却用占全文二分之一的篇幅去写邹忌和徐公比美,这是不是详略不当?

3、本文的人物对话有何不同?

二、课堂自测(20分钟)。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身长) ②形貌昳丽(光艳)

③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 ④臣之妻私臣(偏爱)

⑤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 ⑥王之蔽甚矣(受蒙蔽)

⑦时时而间进(间或)

2、辨析加点词的意义和词性。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谁,代词)

孰视之(仔细地,副词)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周详地,副词)

3、“于”作介词用,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解释:A.到 B.向 C.对 D.比 E.跟 F.在。

给下面加点的“于”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客之美我者,有求于(C)我也。

②……皆以美于(D)徐公

③皆朝于(A)齐

④此所谓战胜于(F)朝廷

⑤曹操比于(E)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4、“于”和“是”连用,有:A.于是B.在这事上。给下面的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于是(A)入朝见威王。

②吾父死于是(B)。

5、比较下面两个疑问句的意思是不是相同?哪一个句子与现代汉语的词序相同?

①吾孰与徐公美?②吾与徐公孰美?

这两个句子都有表比较的疑问代词“孰”(谁、哪个、什么),都有连接相比较事物的连词“与”,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第②句符合现代汉语的词序。

6、对话的个性化是本文的写作特点之一。在回答邹忌提出的“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时,妻、妾、客人的回答有何不同?试结合他们的不同身份扼要回答。

附:板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 齐威王

妻→→→→→→私←←←←←←←宫妇左右

| |

妾→→→→→→畏←←←←←←←朝廷之臣

| |

客→→→→→→有求←←←←←←国境之内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第9篇

教学目的

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三、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

一、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二、以读代讲。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我们今天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

[板书题目]

二、诵读

1、教师范读正音

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罟(cùgǔ)不入湾(wū)池

养生丧(sàng)死无憾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涂有饿莩(piǎo)

2、学生齐读(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三、分析

1、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投影]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存在出人)。

说明: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诵读第一段

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

于国尽心结果

梁惠王移民,移粟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不用心民不加少

(孟子施仁政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指导朗读: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察邻国之政”二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何也?”尽心了,但民不加多。读时应突出其困惑、不解。

请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请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3、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提示: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

提示:弃甲兵走者,五十步与百步走。

说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从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

“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提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诵读二、三、四段。

指导朗读: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读起来应从容不迫。“以战喻”后可稍长停顿,“则如何”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

请学生朗读。

请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四、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于焉耳矣凶无如加好请填然鼓既接曳走或直无于

五、作业

1、背诵前两部分。

2、理解常用实词、虚词。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第10篇

教学目标

1、结合工具,读准字音。

2、结合注释、积累,明确文言重点字词含义,疏通文意。

3、质疑讨论,明确人物形象,体会邹忌讽谏的艺术。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重点

1、结合注释,掌握部分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理解全文内容。

2、背诵全文,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难点

质疑讨论,熟悉人物形象,欣赏邹忌讽谏的艺术。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设计

二课时

板书

邹忌讽齐王纳谏

比喻劝说

妻——私宫妇

妾——畏朝廷之臣蒙蔽之深

客——求四境之内

三令·三进战胜于朝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离罢春秋激烈的战场,我们走入了战国的风云。今天,我们将跟随邹忌,一同在《战国策》中去感受君臣间的一段轶事。

二、结合工具,明确字音。

1、生结合注释、字典,扫清生字障碍。

2、师生交流疑难字词。

3、师出示投影,明确重点字词

(投影)

形貌昳丽朝服衣冠入朝见威王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皆朝于秦

4、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5、师纠正误音。

三、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梳理第一小节

①生结合注释,梳理第一小节、

②生质疑,师生讨论共同解决疑难字词、

③师明确第一节重点字词﹑语句、

(投影)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徐公何能及君徐公来,孰视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梳理二小节

由自己个人的生活小事悟出其中的道理,这与讽齐王纳谏有什么关系呢?

①生结合注释,梳理第二小节、

②生质疑,师生讨论共同解决疑难字词、

③师明确重点字词﹑语句、

(投影)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王之蔽甚矣

3、梳理第三小节

①生结合注释,梳理第三小节、

②生质疑,师生讨论共同解决疑难字词、

③师明确第一节重点字词﹑语句、

(投影)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

皆朝于齐战胜于朝廷

四、结合板书,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通过学习,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一段历史佳话。今天,让我们在练习中首先重温一下有关内容。

(投影)

词类活用:

吾妻之美我者

闻寡人之耳者

朝服衣冠

臣之妻私臣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词语归类:

旦日,客从外来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文言句式: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忌不自信(否定句宾语前置)

皆朝于齐(介词短语后置)

王之蔽甚矣(被动句)

二、质疑讨论,明确形象内涵。

1、结合标题“邹忌讽谏齐王纳谏”,全文大致可以分为几部分?

2、文中邹忌、齐王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讨论明确:

邹忌:善思、善谏一代忠臣。

善思。生活的有心人,善于从生活的点滴中提炼出治国的道理,可见,此人胸有大志,心系国家。

善谏。劝谏别人讲究技巧,不直切主题,而巧设情景,从个人生活小事说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由近及远,委婉地让齐王接受他的意见。同时,他的善谏还体现在他针对不同的劝谏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他了解齐王,了解他的修明政治的宏伟志向,了解他喜隐语的特点,所以,劝谏中采用意含而不露的方式表达,做到了良药蜜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听。

齐王:善听、善做的明君。

善听。邹忌的劝谏,听出弦外之音,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迅速采取行动从善如流。

善做。听后,一“诺”的表白,立即三赏的表现。

3、文中如何塑造邹忌这一形象的?

讨论明确:

邹忌。叙事中塑造人物,对话中刻画人物。

齐读第一小节。

三、联系现实,明确形象意义。

学习了本文,在邹忌的讽谏,齐王的纳谏,最终齐国的盛世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讨论明确:

领导者应从善如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不做“召公谏厉王弭谤”的厉王;群众,提意见应讲究方式方法。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第11篇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数”“发”“直”“兵”“胜”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延展阅读阅读《仁者无敌》《出尔反尔》两个选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的论辩过程及艺术。

2、难点: 《孟子》的思想内容,也就是“仁政”的具体内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刚学了《论语》中的名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礼乐治国,实行仁政。这种政治思想,在战国中期由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学说。当时诸侯连年战争,生灵涂炭,孟子目睹人民的苦难,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形成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民心向背是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用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这样就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反之,统治者实行虐政,就会遭到人民的仇恨,失去民心而变成独fu民贼,被人民推翻。《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王关于政事的一次回答。下面让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然后再来议一议,看看孟子的仁政主张在本课中是怎样反映的。

二、字词正音

1、曳(yè):拖着。 2、数(cù) :密。 3、罟(gǔ):网。 4、洿(wū) :洼地积水,池塘。 5、鳖(biē):团鱼,俗称王八。 6、彘(zhì) :猪。 7、悌(tì):敬爱兄长。 8、莩(piǎo) :饿死的人。

三、《孟子》简介

参看课文。

四、解题

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词语看似浅易,内涵却很艰深。仁政是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孟子》一书中多次论及仁政的有关问题。

这篇课文记述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提出这个问题实质是想借助增加人力而增加国力。

五、课文串讲

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对于国家(总算是)了啦。河内遇到饥荒,

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强调,重点在后一个。

2、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移:迁移。 粟:小米,指谷类。 亦:也是。 其:代河东。

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察:考察。 政:政治 无如:比不上。

加:更。 何也:这是什么原因呢无如。

第一部分(1自然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4、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好战:喜欢打仗。 以……喻:用……来比喻。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百步,则何如?

填然鼓之:咚咚地敲着战鼓。

填:拟声词。 鼓:名作动。 之:助词,无义。 兵:武器。 刃:刀锋,借代。 兵刃:同义复词。 弃甲曳兵而走:抛弃铠甲拖着兵器。 或:有的凭(自己)耻笑 。 而:表修饰。 百步:数量词活用作动词,跑了百步。 而后:然后。

6、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不:那只不过没有(跑)。

直:只是,不过。

7、“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之民)也。

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

无:同毋,不要。 之;取独。

第二部分(2─4自然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利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话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迁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增多,要使民增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违:违背。

谷:粮食。 数罟:细网。 入洿池:进入池塘。

胜:尽。

9、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以:按。 时:时令。

10、是使民养生丧死而无撼也。

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而:表承接。

11、王道之始也。

之始:这就是……开端。

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

5─7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5自然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撼”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比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面三组排比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多加”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1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动词,种植。 之:助词,无义。 衣:穿。 帛:丝织品。 豚:小猪。 彘:猪。

13、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畜:畜养。 无:通毋,不要。 失:错过。 时:时机。 其:代鸡、豚、狗、彘。 夺:耽误。 14、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时:农时。

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谨:谨慎。 庠序:古代指学校。 教:教化。 申:反复讲述。 孝:尊敬父母。 悌:敬爱兄长。 义:道理。 1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颁同斑。 颁白:头发花白。 负:背着东西。 戴:顶着东西。 黎民:老百姓。

王:名作动,称王。 未之有: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后置。

6自然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多加”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比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种措施后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比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相呼应。

1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检:约束 涂:同途,道路。 莩:饿死的人。

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18、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则:表转折。

岁:年成。

19、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何异:什么不同。 于:与。

20、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咎。 斯:那么。 至:到,这里指归顺。

7自然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仪,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三部分(5~7自然段)阐述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六、用推断方法理解文言文

1、以意逆志法:

即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可跳过去,待全文大意理解得差不多后,再根据上下文,假设一种解释,有时甚至可以猜测,这种方法,叫做“以意逆志”,“逆”是“迎合”的意思,如本文中的“谨庠序”,就可利用这种方法。

2、利用对偶、排比、互文等方法进行推断:

如本文的“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我们可以根据“斧斤”句推断“数罟”句的句意。

3、根据上下思路和逻辑关系推断:

如“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的句意,就可以根据上文“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来推断。

七、作业

第三题。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第12篇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其历史进步性。

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方法】

边讲授边巩固、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简介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县)。童年受母亲严厉教导,立志成才。长大后师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徒,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仁政”论、“民贵君轻”说等。中晚年带领门徒游历各国,宣传其学说,但屡屡受挫。于是退而与门徒坐而论道,合著语录体议论性散文《孟子》。后人将其与孔子合称“孔孟”,并称其为“亚圣”。

二、简介孟子名言,指出孟子思想对世人的影响

孟子思想传承了两千多年,其思想瑕瑜互现,精华糟粕并存,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敬人者,人恒爱之;爱人者,人恒爱之”、“男女授受不亲”等,但其思想影响至今。

三、简介本文涉及的时代背景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魏到梁惠王在位时已由强变弱。为富国强兵,恢复并扩大疆土,梁惠王大量招贤,孟子也慕名前往。本文为其二人第三次交流节选,围绕“民不加多”的提问,孟子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措施。

四、听完名家朗读录音,给本文生字词注音

王好(hào)

战弃甲曳(yè)兵而走

衣帛(yì bó)

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

庠(xiáng)序

饿莩(piǎo)

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教师讲解相关重要字词句并逐段检查。

五、课文分析

1、在第一自然段中,梁惠王提出了怎样的疑问?

2、在2~4自然段中,孟子认为“民不加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想一想,“五十步笑百步”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4、在第5自然段中,孟子认为开始实行“王道”的基础条件是什么?

5、在第6自然段中,孟子认为在“王道之始”的基础条件后,还应该实施什么措施才能称王天下?

6、讨论:孟子否定了魏国及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7、孟子在最后一段是怎样批评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用了什么方法?

8、讨论: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现实意义?试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评价其开发自然资源的主张。

六、知识巩固

1、通假字:

⑴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⑵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⑶ 涂有饿莩

2、词类活用:

⑴ 填然鼓之

⑵ 树之以桑

⑶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⑷ 谨庠序之教

⑸ 然而不王者

⑹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3、特殊句式:

⑴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⑵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⑶ 是亦走也

⑷ 非我也,兵也

⑸ 未之有也

⑹ 申之以孝悌之义

⑺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4、古今异义:

⑴ 寡人之于国也

⑵ 河内凶

⑶ 请以战喻

⑷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⑸ 弃甲曳兵而走

⑹ 或百步而后止

⑺ 邻国之民不加少

⑻ 斯天下之民至焉

五、一词多义

〖于〗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寡人之于国也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数〗

1、数口之家

2、扶苏以数谏秦王

3、数罟不入洿池

〖王〗

1、然而不王者

2、王道之始也

3、梁惠王曰

〖直〗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3、系向牛头充炭直

〖之〗

1、寡人之于国也

2、申之以孝悌之义

3、驴不胜怒,蹄之

〖兵〗

1、非我也,兵也

2、穷兵黩武

3、是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4、草木皆兵

〖胜〗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3、日出江花红胜火

4、予观夫巴陵胜状

【板书设计】略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第13篇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的词类活用;掌握“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通过课后练习把握一词多义。

2、理解孟子主张──仁政,重视民心向背的积极思想。

3、体味欣赏本文运用比喻说理,善于运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理解孟子主张──仁政。

【教学过程】

一、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他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二、《孟子》简介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三、读课文,生字正音

弃甲曳(yè)兵

涂(tú)有饿莩(piǎo)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

无(wú)失其时

谨庠(xiáng)序之教

颁(bān)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申之以孝悌(tì)之义

谷不可胜食也(shēng)

四、重点字词

1、通假字:

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2、名词活用为动词:

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然而不王者

3、之:

⑴ 寡人之于国也:主语和介宾结构之间无意义。

⑵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⑶ 填然鼓之:衬字,无意义。

⑷ 树之以桑:衬字,无意义。

五、文言句式

1、否定句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2、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3、判断句:

是亦走也 非我也,兵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4、固定格式: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直不百步耳。

六、分析课文理解孟子的仁政

1、提出问题:寡人之民不加多。

2、分析问题: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解决问题:斯天下之民至焉。

4、仁政内容:

孟子的仁政:

⑴ 民本思想,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⑵ 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⑶ 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君王要“不扰民”、“不违农时”,要“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

七、体味欣赏

1、结构严谨。

2、善用比喻。

3、气势充沛。

八、通过背诵练习感受孟子的语言魅力

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洿池, 。斧斤以时入山林,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王道之始也。

九、学以致用,课堂思考孟子思想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十、课堂练习

一词多义。

十一、结束语

师总结全文,师生在歌声中感受孟子的思想。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第14篇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最大的儒学大师,《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一向被人们认为他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人物,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的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选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孟子》善于雄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其次,善于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这些在文中都有集中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⑴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⑵理解孟子王道主张及其内涵。⑶赏析排比、设喻的艺术效果。⑷培养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987年初春,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集聚巴黎,他们在一份会议宣言中写道:“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这里的“孔子的智慧”指什么呢?(施行仁政,重礼仪教化……)其实孔子是儒学说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则是孟子,孟子进一步发展完善了孔子的智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寡人之于国也》一课,初步感受孟子的仁政思想。

(了解民族文化的深远影响,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激起学习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整体感知,读通课文。

(1)朗读全文,作标注。

(2)结合注释及工具书,同桌合作,找出难句。

(3)四人一小组相互切磋,尝试解疑。

(4)课堂讨论,突破难点。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河内有了自然灾害,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

(凶:自然灾害,收成不好的荒年。其:指代那里。于:引出动作的对象)

②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材木用不完,这就使老百姓对养生者送死者没有什么不满了。

(是:指代译为“这”。养生丧死:“生死”应为活用,活着的,死了的。供养活着的人发送死了的。)

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反复地将孝悌之道理讲给老百姓听。

(谨:谨慎,认真从事。申:反复陈述。)

④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王不要归咎于年成不好,那么天下的百姓应会来来归顺了。

(罪:归咎、归罪。斯:则,就。至:到,归。)

2、理清线索,了解大意。

(1)学生自主学习。

(2)小组讨论交流。

(3)课堂讨论交流,教师归纳小结。

提出问题民不加多的疑问

分析问题民不加多的原因——五十步笑百步

解决问题民加多的措施——实行王道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解析疑难,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通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大意。)

三、引导探究,审视孟子的王道思想

1、孟子主张王道,结合课文,说说王道思想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是王道的开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是王道之成的标准。孟子提出了七项实现王道的措施。层层铺叙,有声有色地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王道之治的美好图景。)

2、今天,反观孟子王道的思想,有哪些是可以肯定的?

(1)孟子王道思想有物质文明,也有精神文明。首先解决百姓温饱问题,使其衣可蔽体,食可果腹,共后着眼于文化道德的教化,提高百姓的素质修养。先养民,后教民。养民是基础,教民是提升,认识到养民安民是兴国安邦的基础,道德教化,对兴国安邦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提出统治者应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应该善于反思,勇于承认不足,严于律已,不推卸责任。这是实行王道的必要条件和有力保证。孟子并没有将天子神圣化,直陈其弊。

(3)从“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孟子非常重视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协调性——不滥砍滥伐,不滥捕滥杀,保持人与环境的和协发展,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在把握大意的基础上,审现王道之治的具体措施,在互相切磋、交流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创新能力。)

四、品读语言,感受艺术魅力

仔细阅读下列语段,想一想作者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色,写出品赏批注,与同学交流一下。

1、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语言生动形象,有感染力,如在目前。“以五十步笑百步”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没有显出说教者的姿态,达意已明了,符合谈话对象,又体现出说话的技巧,使谈话生动,有趣味性。(1)妙在设问,本是梁惠王问孟子“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避而不答,反抛梁惠王一个问题:“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巧妙地使梁惠王自问自答,孟子再借势点到问题之要害,巧妙设置,善于抓住人物心理,引对方不知不觉钻入圈套,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出王道之治,体现孟子善辩和高超的说话艺术。)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1)三组排比句,提出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措施后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用……也”的名式,给人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将“使民加多”的问题跟“王道”思想紧密联系,增强了说服力。(2)先言不违农时,再言数罟不入洿池,后言斧斤以时入山林,有此三者方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养生丧死无憾才是王道的开端。层层辅垫,如江河一泻而下,势不可挡,孟子文章雄辩之气由此可见一斑。)

(赏析语句,反复品读,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五、拓展延伸,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1、下列论述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民本”思想?请你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对孟子的论述加以评析。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孟子·尽心下》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梁楚王上》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离娄上》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孟子·离娄下》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

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曰可杀,勿听。

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孟子·梁惠王下》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2、教师归纳小结。

孟子的民本思想固然有其历史局限性,如教民看成邦本是在维护封建君主至尊地位的前提之下。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思想是孟子的政治理想,将理想寄托于君主的不忍之心,具有理想的调和色彩。孟子的杰出之处在于看到民心向背是政治成败的关键,能以远大目光考虑、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提出了长治久安、宽和的仁政王道,强调皇帝应顺乎民心,对历朝政治的开明起了莫大的作用,这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有无限创造力”的思想一脉相承的。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孟子的思想光辉将不断发扬光大、日臻完善,绽放出有时代特色的光芒。

(师生互动合作讨论,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评析]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特色:

1、注重学生的阅读实践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理清作品线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让学生带着问题定向阅读,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2、注意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例如,对文本内容的感知,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来完成,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采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中切磋,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学习。如小组解析疑难语句,对孟子的王道思想的深入理解。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联系历史和现实,结论虽不一定准确、全面。但在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第15篇

教学设想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以对话为主、故事性极强的文言文。本文篇幅短小,思路明晰,推理过程有较强的逻辑性,文字也较浅显,学生借助课文注解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完全可以自行翻译。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邹忌的讽谏艺术,在短的时间内熟读成诵。因此,我设计了一条明晰的教学思路:朗读—编写课本剧—表演,以达到以读代讲、以编代译、以演代练的效果。

教学目的

1.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编剧、表演,理解邹忌讽谏的思路和技巧。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步骤

课前准备:

1.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2.搜集资料,了解邹忌及齐王其人。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的大臣是不成的。战国时期诸侯林立,尔虞我诈,一批谋臣策士周旋其间,因势据时为国君出奇策异计。齐威王就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解题

1.思考:文题有几层意思?讲解“讽谏”。

明确: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讽: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劝说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办法。

2.本文涉及的两个人物你了解多少?

明确: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谋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本文语言不算艰深,篇幅也不长,要反复朗读,达到熟悉课文内容的目的。

1.初读课文: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读音、语气、句读。

易读错的字有:昳()丽朝()服衣冠()窥()镜期()年朝()于齐间()进

2.再读课文:教师从读音、语气、句读三个角度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理解字义、词义、句意。

明确:第一段记叙十分生动,读时应注意表现人物的情态。第二段是邹忌讽谏齐威王的话,颇能表现邹忌的个性特色,读时应注意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肃的内容。第三段记叙纳谏的举措及结果,要读得层次分明。重读“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谤讥于市朝”“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皆朝于齐”等词语。

3.三读课文:理清结构层次

明确:第一段:进谏的依据。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并决定“入朝见威王”。第二段:进谏的内容。邹忌以自己受蒙蔽之事讽谕齐王,用自己的切身体会,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省悟到纳谏的必要性。第三段:纳谏的举措及结果。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颁布政令,悬赏求谏。齐威王纳谏除蔽,政治清明,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依据注释试译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问题探究,深入理解课文

1.邹忌是从什么地方看出齐威王受了蒙蔽的?

明确:“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

明确:批评者勇气的大小。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振兴国家的决心。

3.讽谏的结果如何?

明确: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谏言,立即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求谏。

4.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者的人数,这是为什么?

明确:说明齐国的政治日益清明。

三、把握特点,帮助记忆文本

明确:本文采用了“三叠法”

三问:妻、妾、友三答

三比:妻私我→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三赏:上赏 三时:令初下 中赏 数月之后 下赏 期年之后 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形成一种奇特的篇章结构。

四、学生六人一组分角色朗读

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来分角色朗读,更有利于学生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六人分别朗读:邹忌、妻、妾、客、齐王以及旁白。文章中除了一些看似平常的语句值得品味外,邹忌进谏的话语同样是非常值得细细品味的。朗读时应根据每个人物的不同心理读出相应的语调。六人可以轮换角色多读几遍,以至成诵。

五、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结合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编写简单的课本剧。为下节课的分角色表演做准备。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分小组讨论、指导修改剧本

明确:1.场次(同时理清了思路):第一场,问美比美,反思感悟;第二场,邹忌劝谏,齐王纳谏;第三场,门庭若市,战胜朝廷。

2.人物(人物外貌的语言):邹忌(修长,形貌),妻,妾,客人,徐公,齐王。

3.语言(学习语言与人物身份的关系):妻、妾、客语言的细微变化。(体会语言)邹忌思考的语言语气;邹忌上奏的语气;齐王下令的语气。

4.文章中哪些地方在表演时还需要注意,如何理解?

比如:“孰视之”“暮寝而思之”“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虽欲言,无可进者”如何表演?邹忌反思的内容是出声还是不出声,语气如何把握?哪些地方需要增加内容?等等。

三、每个小组推荐一篇优秀剧本,上台表演

四、可组织几个学生评委,当场评出表演最优秀的一个小组

五、作业

1.背译全文,增加积累。

2.拓展延伸:借助网络,了解《战国策》里其他有关讽谏的故事。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一些出自《战国策》的成语。如门庭若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等。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第16篇

教学主导

1. 基础性阅读,即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积累语言材料;

2. 理解性阅读,即能感知人物特点和结构特点,能初步领会自知和民主的积极意义;

3. 期待性阅读,即能扬弃文中不可避免的糟粕和不合时宜的内容;

4. 拓展性阅读,即提供相应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内容,扩大阅读视野。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重点

背诵和三个排比层叠套裹的结构艺术。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用一面镜子做道具。教师登上讲台,顾盼照镜,然后再略带夸张地做净面去污之状。接着提示:我手中一面镜子,起什么作用?同学们说得对极了!我的镜子就是我的意见书,当面暴露我的缺陷,当面指出我的毛病,接受它的忠告,就是光洁我的面容,就是干净我的肌肤。可是,一个国家的兴衰得失,一个国君的统管治理又该以什么作为它的镜子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历史散文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答案。

第一步:基础性阅读

文言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由于年代的阻隔、言语表述方式的差异和文字阅读兴趣低下等等而造成的局限与影响,虽然学生在这个学段里已学过长短三十余篇文言文,但发展不平衡,相当部分学生阅读能力依然不强,要让他们感知文意,领悟精华,获得审美享受,首先还得从肃清道路上的“绊脚石”开始。

1. 粗读课文,辨清字音。先老师或录音范读,提请学生注意;再学生齐读,找出容易误读的字加以正音,并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内容。示例于下:

有()丽 朝()年 间(

2. 再读课文,解说词义。提请学生全文默读,并对照课本注解和工具书,疏通字词的基本意义,教师找出学生容易忽略、多义或古今意义有差异的词予以查问。示例于下:

朝:早上;朝廷;朝拜善:善事;好的;擅长;好孰:谁;仔细;什么(《隆中对》有)间:时候;间或;参与;夹杂(《口技》有)

地方:土地方圆(今:处所)明日:第二天(今:将要到来的下一天)左右:身边的人(今:表方位)私:偏爱(《出师表》有今:自私)

3. 还读课文,复述大意。先散读,要求学生放声无碍。再自由组合或教师挑选,分角色演读故事大意。某些特殊句式,予以点拨归纳。示例于下:

忌不自信。(倒装句,宾语前置。《满井游记》中有“城居者未之知也”。《岳阳楼记》中有“吾谁与归”)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者者。(定语后置,《马说》中有“马之千里者”)

4. 追读课文,完成背诵。感悟课文排比和反复的语言修辞特点,提高记忆的效率,以先进示范或教师表率,使多数学生在课堂中完成背诵课文的任务。

第二步:理解性阅读

一部《战国策》,非文非史,亦文亦史,写实与虚构相兼,本文能最典型地体现《战国策》的特色。与其当史来读,不如做美文来读,当作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读。西方有人尖锐而不无偏激地以为,历史都是假的,除了人名。因此,本文阅读理解,首先弄清故事情节:邹忌巧用寓言、齐王虚纳善言而施政有成,天下大治。这一点无须作为重点,概括归纳即可。接着,需要分析人物个性,只要邹忌就行。邹忌五个“一”:一个高官之位(史载此人善鼓琴,做齐相,封成侯);一副好皮囊(“形貌昳丽”可证);一个突破阿谀谄媚重围保持清醒、具有自知之明的头脑;一腔在位谋政、进尽忠言的热血;一张委婉幽默的巧嘴。通过人物分析,再就文本客观提供的积极意义,引导学生明白两点(如能感受更多信息,更好):一是人贵有自知之明;二是为臣者敢于进谏、善于进谏的民主意识,为君者虚怀若谷、从谏如流的形象。诸如此类,通过引导和师生互动,或板书,或学生自记笔记。用表格示例于下:

如果把《战国策》当美文来读,其结构层次的“三排”之法,重叠套裹,从头至尾,实为罕见,很可细嚼精咽。顺序当可按范围层次,从大到小进行清理。就整体思想倾向而言,似乎有点吻合后来南宋理学家们倡导的八条目中的诚意修身、治国、平天下,是三个排比;就邹忌整个行为方式和过程而言,从问询到比较反思再推及到君王,也是三个排比;就邹忌自醒的情节看,朝窥、日问、晚思,再到问讯的对象和对象们的反映的细节等等,无一不是三个排比。至于“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上、中、下等级的奖赏,“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时间推移,三个排比典型而明显,一提便知晓。这种文章的结构层次的重叠美可以引导学生好好欣赏,深入会意。

当美文来读,还可引导领会之处有:由小到大,由此及彼,从近到远,从个人修养到朝廷天下的递进构思;实写家事感悟、虚写战胜朝廷的详略艺术;一代国相不惜执著形貌攀比的夸张手法等等。尽可由学生有所发现和体会。

第三步:期待性阅读

在吸取精华、继承优良传统,让学生充分感受正确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把本文置于现实世界的平台上,为学生提供求异思维和批判阅读的参照,引导学生用别样的眼光读出主体独特的体验。比如,“战胜于朝廷”,且不说夸张失实的嫌疑,单论这种内敛自醒的不可靠和不可行。当今世界,无论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立足、民族的强盛,没有真正的实力做后盾,“战胜”纯是自欺欺人的诳语,儒家走向理学死胡同的八条目的原义,是不能救国和强国的。再比如,“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进谏情形的变化,夸张有余,信实不足;一代国相身上一天到晚流溢的脂粉夸饰,怎么也难以让人全信,细节的失实,也直接影响整体的真诚。因此,更多地当文学作品读可也。

这一步的学习,老师除了略加激发,无须预设和过多暗示,让学生在成年人的是非取舍标准里萦绕;哪怕失之于幼稚和考虑欠周或存在明显的谬误,也当平等地交流和沟通,关键在培养敏锐的批判锋芒和掌握武器的基本功。

第四步:拓展性阅读

这一步主要由学生在课外自主完成,材料印发。目的在于感悟读后感的一些写法和叙述性故事材料的概括归纳和使用,以及期望学生拓宽历史散文的阅读视野。示例于下:

纳谏与止谤(节选)

──重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

臧克家

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邹忌讽齐王纳谏》,读初小时就成诵了,觉得它故事性强,有趣味,引人入胜。60年后,再读一遍,如故人重逢,格外亲切。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君子,也难免有过,不同的是“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已。古代帝王置谏官,自己有了错误,臣下可以进谏。帝王自以为是“天之骄子”,富有四海,臣服万民,行为万世师,言作万世法。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俯视一切。能倾听逆耳之言,采纳美芹之献的,历史上并不多见。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也有少数聪明一点的,为了坐稳江山,笼络人心,也能从谏如流。有圣君,有贤臣,使政治稳定,国泰民安,历史上称为太平盛世。像唐太宗与魏征,就是一例。而最突出、最典型的,要数邹忌与齐威王了。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赤心耿耿,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传。

因此,对这位勇于纳谏的齐王,既佩服他的大智,也赞赏他的风度。这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章,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宽大明智、精神高尚的形象,事隔几千年,栩栩如在眼前。想当年,他听了邹忌的讽谏之后,立即下令群臣,遍及全国,面刺错误,指陈弊病,不仅言者无罪,反而重赏,这是何等气度,何等磊落胸怀,千载之下,犹令人感奋不已!

事因难能,所以可贵。在同一本《古文释义》里,小时候也读过《召公谏厉王弭谤》这篇古文,至今还能背出其中的名句。拿这位厉王和齐威王一比,真可谓天渊之别了。齐威王下令求谏,周厉王却以“能止谤”自喜,天下之人,满腹不平,他要钳住万民之口,自己也捂紧耳朵。“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土壅而川决,这个特大暴君──人民之敌,被“流于彘”。

齐王与厉王,两种对待谏谤的态度,得到的结果也截然相反。

历史是一面镜子。《邹忌讽齐王纳谏》《召公谏厉王弭谤》这两篇古文,我们对照着读,大有可以借鉴之处。

设题:

1. 本节选部分既有鲜明对比,又有严密的逻辑联系。就对比说,是齐王与厉王的对比。就逻辑说,哪些语句构成这些对比之间的联系,请找出来。

2. 本文段副标题名为“重读有感”,重在说古,但本文段又不是全文照录,如果依照这类文章写作的基本思路,根据你的理解,后面大概会写什么?

3. 《召公谏厉王弭谤》也是历史散文中的名篇,可从网上或图书馆查找,试通读几遍,并简单概括其大意。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第17篇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教学重难点:

1. 识记文中重词语和特殊句式。

2. 学习孟子用比喻说理。

3. 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课前体验:

1.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 学生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纠正字音。

4.练习《世纪金榜》上字词部分

课堂交流并初步感知课文:

(学生翻译全文)

一、 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并自主划分段落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 理清思路结构(在学生讨论、明确段意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三、 学生对照板书,试背诵课文第1.2段。

四、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二两小节。

2.归纳文中的多义词的含义。

第二课时

重点学习本文文言知识

归纳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1.检查背诵第一、二小节。

2.归纳文中重点字、词、句的相关知识。

(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时,①季节。(不违农时、勿夺其时、斧斤以时入山林)②时机、机会(无失其时)

王,①名词,音wáng,大王、君王、王侯。(王如知此、王无罪岁)②动词,音(wàng)称王,统一天下,王道。(然而不王者)

食,①动词,吃(谷不可胜食,七十者衣帛食肉)②名词,食物,吃的东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需掌握积累的实词:

河内凶亦然(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谷不可胜食(“谷”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勿夺其时(“夺”是“失误”的意思。“勿夺其时”是“不要耽误农时”的意思)

(2)通假字

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3)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鼓:敲鼓。

树之以桑:树: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穿上。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前一个“食”:吃。

然而不王者:王: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王无罪岁:罪:归罪,责备。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丧:为……办丧事。

b.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生、死: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c.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谨:认真从事。

(4)古今异义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保养身体。

然而不王者:然而:古义:然,代词,这样。而,连词,却。

今义:转折连词。

七十者可以衣帛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连用,表示同意,认可。

(5)文言句式

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

是亦走也

非我也,兵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省略句

可以(之)无饥矣

或(走)百步而后止,或(走)五十步而后止

宾语前置句

未之有也

状语后置句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申之以孝悌之义

树之以桑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固定句式

直不百步耳 直……耳:只是……罢了。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有的人……,有的人……

(6)出自本课的成语

①五十步笑百步:后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好或重的区别。

②弃甲曳兵: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7)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常用虚词

然:①代词,这样。(河内凶亦然、然而不王者)

②助词,……地……的样子。(填然鼓之)

③连词,然而,但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④形容词,对。(太后曰:“然”。)

则:连词,①顺接,就,那么。(则移其民于河东、则何如)

②转接,却。(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以:介词,①用、拿、把清以战喻(用)树之以桑(拿)申之以孝悌之义(把)

②介词,凭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③介词,按斧斤以时入山林

④动词,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⑤然而,相当于“而”,以卫王宫

3.总结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把它发展。他提倡“仁政”的主要之点也为“省刑罚,薄税敛”,减轻人民负担,表现出重视争取民心的政治眼光。在争取民心上,表现最充分的是民为国本的民本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看法,体现在《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中,他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诸侯中称王,必须实行仁政,而实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进而“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对百姓进行教养,使民心归顺。至此,百姓安居乐业,“黎民不饥不寒”,王道可成了。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虽然在这一篇里,他没有提民为贵,但是在阐述中已明确地表现出来,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灾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归顺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为重.使百姓能够在这个国家里“无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养,才是治国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但在重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又是远离现实而又不切实际的,因而不被采用。

4.作业:背诵课文,完成《世纪金榜》练习。

5.板书设计:见《世纪金榜》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第18篇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数”“发”“直”“兵”“胜”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延展阅读阅读《仁者无敌》《出尔反尔》两个选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的论辩过程及艺术。

2、难点: 《孟子》的思想内容,也就是“仁政”的具体内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刚学了《论语》中的名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礼乐治国,实行仁政。这种政治思想,在战国中期由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学说。当时诸侯连年战争,生灵涂炭,孟子目睹人民的苦难,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形成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民心向背是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用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这样就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反之,统治者实行虐政,就会遭到人民的仇恨,失去民心而变成独fu民贼,被人民推翻。《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王关于政事的一次回答。下面让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然后再来议一议,看看孟子的仁政主张在本课中是怎样反映的。

二、字词正音

1、曳(yè):拖着。 2、数(cù) :密。 3、罟(gǔ):网。 4、洿(wū) :洼地积水,池塘。 5、鳖(biē):团鱼,俗称王八。 6、彘(zhì) :猪。 7、悌(tì):敬爱兄长。 8、莩(piǎo) :饿死的人。

三、《孟子》简介

参看课文。

四、解题

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词语看似浅易,内涵却很艰深。仁政是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孟子》一书中多次论及仁政的有关问题。

这篇课文记述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提出这个问题实质是想借助增加人力而增加国力。

五、课文串讲

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对于国家(总算是)了啦。河内遇到饥荒,

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强调,重点在后一个。

2、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移:迁移。 粟:小米,指谷类。 亦:也是。 其:代河东。

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察:考察。 政:政治 无如:比不上。

加:更。 何也:这是什么原因呢无如。

第一部分(1自然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4、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好战:喜欢打仗。 以……喻:用……来比喻。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百步,则何如?

填然鼓之:咚咚地敲着战鼓。

填:拟声词。 鼓:名作动。 之:助词,无义。 兵:武器。 刃:刀锋,借代。 兵刃:同义复词。 弃甲曳兵而走:抛弃铠甲拖着兵器。 或:有的凭(自己)耻笑 。 而:表修饰。 百步:数量词活用作动词,跑了百步。 而后:然后。

6、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不:那只不过没有(跑)。

直:只是,不过。

7、“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之民)也。

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

无:同毋,不要。 之;取独。

第二部分(2─4自然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利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话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迁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增多,要使民增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违:违背。

谷:粮食。 数罟:细网。 入洿池:进入池塘。

胜:尽。

9、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以:按。 时:时令。

10、是使民养生丧死而无撼也。

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而:表承接。

11、王道之始也。

之始:这就是……开端。

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

5─7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5自然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撼”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比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面三组排比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多加”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1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动词,种植。 之:助词,无义。 衣:穿。 帛:丝织品。 豚:小猪。 彘:猪。

13、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畜:畜养。 无:通毋,不要。 失:错过。 时:时机。 其:代鸡、豚、狗、彘。 夺:耽误。 14、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时:农时。

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谨:谨慎。 庠序:古代指学校。 教:教化。 申:反复讲述。 孝:尊敬父母。 悌:敬爱兄长。 义:道理。 1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颁同斑。 颁白:头发花白。 负:背着东西。 戴:顶着东西。 黎民:老百姓。

王:名作动,称王。 未之有: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后置。

6自然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多加”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比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种措施后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比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相呼应。

1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检:约束 涂:同途,道路。 莩:饿死的人。

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18、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则:表转折。

岁:年成。

19、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何异:什么不同。 于:与。

20、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咎。 斯:那么。 至:到,这里指归顺。

7自然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仪,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三部分(5~7自然段)阐述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六、用推断方法理解文言文

1、以意逆志法:

即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可跳过去,待全文大意理解得差不多后,再根据上下文,假设一种解释,有时甚至可以猜测,这种方法,叫做“以意逆志”,“逆”是“迎合”的意思,如本文中的“谨庠序”,就可利用这种方法。

2、利用对偶、排比、互文等方法进行推断:

如本文的“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我们可以根据“斧斤”句推断“数罟”句的句意。

3、根据上下思路和逻辑关系推断:

如“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的句意,就可以根据上文“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来推断。

七、作业

第三题。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第19篇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学习文章所表现的内容,.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2、能力目标: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继续按照文言文的教法进行设计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统一模式下学习课文,继而很好地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之所以会这样,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可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教师适当补充: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三、熟读课文

1.二遍。

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做到字字落实。

投影(略)

4.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5.抽3、4名同学朗读,以此检查朗读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男女同学比赛朗读。

7.全班同学齐读。

二、指导学生理清思路,背诵课文,并作阅读提示

1、提问: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2、提问:在提出“民不加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3、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4、提问: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5、教师作朗读提示:要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河东凶亦然”中“亦”要重读,起强调作用;最后“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教师范读本段,学生朗读并背诵。

6、教师对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7、提问: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8、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9、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因“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理解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所以,应采取学生广泛讨论、相互交流的方法,教师稍作点拨分析)

(按学习小组进行讨论,选一名代表发言。各组同学可随时发表不同意见)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都好,但孟子却指出,魏国的政策虽好一些,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

教师作朗读提示: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要慢一些,语气应平缓。当梁惠王进了圈套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句话语气应稍急促,加重“望、多”的朗读语气。

9、教师范读本段,学生朗读、背诵。

10、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11、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学生看课文,思考)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12、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三组排比句。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13、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14、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15、提问: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明确:“狗彘食人食”与“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对比,“涂有饿莩”比喻“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如果我们有了合理的措施、合理的态度,那么正如最后一句所说:“斯天下之民至焉。”

16、教师作朗读提示:第三部分的排比、对偶句式较多,因此,要把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读出来。且注意最后一段中“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

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并背诵。(教师带领学生以排偶句为重点,集体背诵。)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所讲内容,概括本文写作特点,进一步指导学生背诵。

1.结构严谨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结构)

2.善用比喻(比喻有关的部分)

3.气势充沛(排比句式)

学生齐读(齐背)课文。

四、小结

课文所讲的“王道之成”的道理,强调的是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不是吗?

附作业: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明确: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平等。

(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明确: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不违农时”至最后)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总结、扩展

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附: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不违农时”至最后)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第20篇

一、教学目标

1.识记文章中的关键文言词语并理解特殊句式的用法,掌握文章大意并梳理文章思路。

2.学生通过朗读法和小组讨论,学习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修辞手法,掌握论证技巧。

3.学生体会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及其对于治国安邦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朗读法和小组讨论法,学习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修辞手法,掌握论证技巧。

教学难点:学生体会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及其对于治国安邦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提问学生其中名句仍然在耳畔回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也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即使是在今天,它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些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寡人之于国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文章并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如:“之”字的取独用法、“凶”“加”等字的意思和用法。

2.学生再读文章,梳理文章的内容层次。

明确:点明主题——“民不加多,为何?”孟子针对疑问,巧用比喻进行答疑,解决“民不加多”的疑问。再次,解决“民加多”主要包括:农粮生产、水产养殖和林木种植。最后,根本措施:施行仁政和王道。而君王应有的态度是“王无罪岁”。(板书:民不加多?)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孟子在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政策无本质区别时,为什么不直接说明,而是“以战喻”?

明确:(1)梁惠王好战,对于战争十分熟悉,这样说,具有启发性,便于接受;(2)运用比喻论证,且十分恰当和贴切,使话语和论证充满逻辑,文字的生动和从容,体现孟子的机智和风趣。(板书:比喻论证:战喻)

2.请同学们思考,以现代眼光审视孟子的“王道”思想具有哪些内涵?(板书:王道)

明确:

(1)解决温饱问题,有粮吃,有房住,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

(2)进行思想教化,兴办教育,敬老爱幼,文明之花盛放。

(3)严于律己,多多自我反思,不怪罪客观条件。现代生活的意义:启示我们要维持生态平衡,增强环保意识,解决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日趋严重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问题。

3.本文论辩艺术的技巧有什么?(板书:论证技巧)

明确:

(1)恰当地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如“五十步笑百步”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对偶的手法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

(2)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由“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到“斯天下之民至焉”,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3)口语化,生动多趣。辩论说理讲求方式方法,循循善诱,争取主动,易于接受。(板书:修辞:排、偶)

(四)拓展延伸

补充说明有关于孟子的思想主张和治国策略。

明确:

(1)“民贵君轻”的安邦之策;

(2)提出和荀子不同的“性善论”;

(3)延续了孔子的“仁政”思想;

(4)不同于庄子的“恣肆汪洋”的浪漫主义,孟子风格是阐论明理的现实主义。

(五)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回顾文章的条理和思路,并结合深入研究部分提出的三个问题,巩固知识要点。

作业:请同学想一想,你如果是梁惠王的谋臣,将会用什么方法使帝王明白治国策略的欠妥之处呢?(要求:字数不限,要有条理,符合实际情况。)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要注重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在理解基本内容后,剖析深层思想和现实意义。因此教师要以读为主线,安排朗读和诵读,带领学生翻译文本并理解文意。本文凝结了孟子的论辩技术和治国安邦之策,因此,要结合孟子所处时代进行教学。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第21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

⑵了解《战国策》。

⑶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⑷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⑴学生预习,教师重点讲解,辅导课堂讨论。

⑵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点拨法。

⑶以问题研究的方式分析人物形象。

2、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刺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

⑵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领悟课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难点】

反复诵读,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

【教学方法】

1、用以读带讲的方式,使学生在自读、齐读、默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2、讨论点拨法教学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多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人贵在自知。”齐国的谋臣邹忌就是这样一位贤人。他是一位美男子,但与徐公相比却还不及,妻子偏爱他,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都说他比徐公美。邹忌由此联想到什么?他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来寻找答案。

二、资料助读

1、《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

战国时代七雄并立,兼并战争比春秋时代更为频繁激烈,各诸侯王纷纷招揽谋臣策士为自己出谋划策,于是“士”这一阶层活跃起来,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诸侯。《战国策》就是着重记述这些策士们的言行的。

《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涑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2、邹忌: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藉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3、齐威王: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工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在生字、多音字、通假字下作记号。听毕,借助注释、词典自行理解。

2、译读课文,理解文意:

学生自渎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如有疑难问题,同桌之间讨论解决。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教师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多媒体显示:

1、读准字音:

⑴帙丽朝服衣冠窥镜

⑵期年朝于齐间进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⑴朝服衣冠

⑵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⑶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⑷闻寡人之耳者

⑸今齐地方千里

⑹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⑺邹忌讽齐王纳谏

⑻能谤讥于市朝

3、翻译下列句子:

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⑵忌不自信。

⑶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⑷王之蔽甚矣。

学生逐题完成,并全班交流。

明确:

1、读准字音:

⑴ yì zhāo guān kuī

⑵ jī cháo jiàn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⑴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⑵美:以……为美,形容词用作动词。

⑶面:当面,名词作状语。

⑷闻:使……闻。

⑸地方:土地方圆。

⑹左右:国君旁边的近臣。

⑺讽:委婉劝说。

⑻谤讥:公开指责。

3、翻译下列句子:

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把握“……孰与……”的句式)

⑵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把握宾语前置)

⑶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⑷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四、思读课文,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1、研习第一自然段:

诵读指导:此段从邹忌与徐公比美写起,三问三答,非常精彩,他们身份不同,想法不同,语气也各不相同:其妻由衷的爱恋之情、其妾畏惧拘谨之情、其客的阿谀奉承之情都要读出来。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三个问句,一问其妻,二问其妾,三问其客。要读出邹忌窥镜后的自得又不自信。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之答,要读出融融的爱恋之情;“徐公何能及君也君妾之答,要读出怯怯的拘谨之意;“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之答,要读出阿谀奉承之情。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此句则是邹忌通过“孰视”“窥视”终于发现自己远远不如徐公而引起的深思,他的自言自语道出了妻、妾、客阿谀自己的原因。要读得深沉、恳切,并注意其节奏感。

(指名一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教师指导后,学生齐读。)

提问:邹忌讽齐王的起因是什么?

明确:与徐公比美。

提问:如何与徐公比美的呢?

明确:通过邹忌的三问,即问妻、问妾、问客,及妻、妾、客的三答。

提问:妻、妾、客三答后,邹忌“暮寝而思之”,“之”指代什么?邹忌由此又想到了什么呢?

板书:思

(可组织学生四人为一组展开讨论。教师深入其中加以指导,最后师生达成共识。)

明确:“暮寝而思之”的“之”指代上文的“三问”“三答”,尤其是“三答”。邹忌在三问三答之后,经过“孰视”“窥视”,知道自己明明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偏偏说比徐公美。这是引起他思考的原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是邹忌经过一番思考得出的结论。至此他豁然顿悟,认识到凡是对自己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这比美悟出的道理为邹忌讽谏齐王埋下了伏笔。

板书:私畏求妻妾客

2、研习第二自然段:

(学生齐读。)

诵读指导:本段是邹忌用现身说法、亲身体验讽劝齐王。读来要娓娓动听,如与人细语叙家常。

“于是入朝见威王”句要用中速较缓慢地读出。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句重音要放在“诚”字上面。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一一对应,两两相比。三比之中,道理自然而出。节奏感很强,读时要注意,并且要读出恳切、至诚之意。

“今齐/地/方千里”中的“地”当作“土地”讲,“方”是“方圆”之意,因此在“今齐”与“地”之后都要略作停顿。

(教师领读,学生齐读。)

提问:在本段中,邹忌是如何讽涑齐王的?

明确:以家事喻国事的办法。

学生(补充):以“臣之妻私臣”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相比;以“臣之妾畏臣”与“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相比;以“臣之客欲有求于臣”与“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相比,劝说齐王除蔽纳谏。最后恳切指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板书:

私宫妇

畏朝廷之臣

求四境之内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邹忌紧扣“私”“畏”“求”三个方面以亲身体验讽劝齐王,邹忌讽谏的效果如何呢?让我们继续学习文章的三、四自然段。

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教师范读后作诵读指导)

诵读指导:

“善”要读出齐威王正的心悦诚服,音调要适当拉长。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则是齐威王鼓励纳谏的三赏。要用中速读出真诚、恳切之意。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句中的“此所渭”后要略作停顿。

(学生齐读,教师加以指导。)

提问:邹忌讽谏的效果如何?他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明确:王曰:“善”则是对邹忌一席话的肯定和赞赏。由于邹忌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国事,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规劝齐王;设喻巧妙,推认自然。入情入理,态度诚恳,所以齐王正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板书:

小大

家事国事

提问:齐王是怎样纳谏的?臣民是么怎样进谏的?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

明确:

⑴齐王下令按进谏的方式,分三等悬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滂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如此不计较提意见的方式和态度,这在封建社会是罕见的,也正是邹忌敢于进谏的原因。

⑵臣民进谏分三个阶段,发生了三次变化,“令初下,群臣进涑,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闻之;期牛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这三变生动地反映了这一重大举措的正确性。

⑶结果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板书:三赏三变

(指名一朗读基础好的同学读三、四自然段,齐渎课文。)

4、多媒体显示背诵思路,学生齐背课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邹忌讽谏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3、课外阅渎《触龙说赵太后》,比较触龙与邹忌的讲话艺术。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汇编2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